【目的】针对川中丘陵区普遍存在的柏木人工林密度过大、木材生产力低、林下灌草盖度低和天然更新不良等问题,开展生态疏伐试验,探讨间伐强度对林分生长和林下植物的影响,为开展柏木生态经济型防护林的营林活动提供参考。【方法】以25年生柏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方法,设置4种间伐强度(20%25%,15%20%,10%15%和对照)的处理,观察林分胸径、树高、蓄积量、生物多样性和天然更新幼苗数量,探讨间伐强度对其影响。【结果】不同强度间伐5年后林分平均胸径和胸径连年生长量在各处理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胸径生长量随间伐强度加大而增加;平均树高以20%25%间伐强度最大,达10.7 m,但20%25%间伐强度与15%20%间伐强度和10%15%间伐强度之间无显著差异,而树高连年生长量在不同处理之间差异显著;20%25%,15%20%和10%15%不同强度间伐5年后林分蓄积量分别为97.35,93.43和93.19 m3·hm-2,均比对照小,但蓄积连年生长量随间伐强度由高到低分别为6.11,4.58和3.66 m3·hm-2a-1,均高于对照;20%25%间伐强度林分的灌木和草本Simpson指数分别为0.769 5和0.444 6,Shannon-Wiener指数分别为1.702 5和0.769 0,都比其他处理高;不同间伐强度天然更新幼苗株数仅在苗高5~30 cm等级存在显著差异,30~50和50~150 cm的幼苗在不同处理之间差异不明显;评价结果表明,综合得分以20%25%间伐强度最大,且随间伐强度降低而减小。【结论】间伐后保留木的生长空间和营养空间得到有效改善,林分胸径和树高生长量随间伐强度增大而增加,但不同间伐强度蓄积量差异不显著;适度间伐可提高林下灌木和草本生物多样性指数;林分更新幼苗数量也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加;就本研究的4种间伐强度而言,中龄阶段柏木人工林的适宜间伐强度为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