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伐强度对柏木人工林生长及林下植物的影响

被引:62
作者
龚固堂 [1 ]
牛牧 [2 ]
慕长龙 [1 ]
陈俊华 [1 ]
黎燕琼 [1 ]
朱志芳 [1 ]
郑绍伟 [1 ]
机构
[1]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2]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关键词
间伐强度; 柏木人工林; 林分生长; 生物多样性; 天然更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91.41 [柏木];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目的】针对川中丘陵区普遍存在的柏木人工林密度过大、木材生产力低、林下灌草盖度低和天然更新不良等问题,开展生态疏伐试验,探讨间伐强度对林分生长和林下植物的影响,为开展柏木生态经济型防护林的营林活动提供参考。【方法】以25年生柏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方法,设置4种间伐强度(20%25%,15%20%,10%15%和对照)的处理,观察林分胸径、树高、蓄积量、生物多样性和天然更新幼苗数量,探讨间伐强度对其影响。【结果】不同强度间伐5年后林分平均胸径和胸径连年生长量在各处理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胸径生长量随间伐强度加大而增加;平均树高以20%25%间伐强度最大,达10.7 m,但20%25%间伐强度与15%20%间伐强度和10%15%间伐强度之间无显著差异,而树高连年生长量在不同处理之间差异显著;20%25%,15%20%和10%15%不同强度间伐5年后林分蓄积量分别为97.35,93.43和93.19 m3·hm-2,均比对照小,但蓄积连年生长量随间伐强度由高到低分别为6.11,4.58和3.66 m3·hm-2a-1,均高于对照;20%25%间伐强度林分的灌木和草本Simpson指数分别为0.769 5和0.444 6,Shannon-Wiener指数分别为1.702 5和0.769 0,都比其他处理高;不同间伐强度天然更新幼苗株数仅在苗高5~30 cm等级存在显著差异,30~50和50~150 cm的幼苗在不同处理之间差异不明显;评价结果表明,综合得分以20%25%间伐强度最大,且随间伐强度降低而减小。【结论】间伐后保留木的生长空间和营养空间得到有效改善,林分胸径和树高生长量随间伐强度增大而增加,但不同间伐强度蓄积量差异不显著;适度间伐可提高林下灌木和草本生物多样性指数;林分更新幼苗数量也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加;就本研究的4种间伐强度而言,中龄阶段柏木人工林的适宜间伐强度为20%25%。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干扰树间伐对马尾松人工林目标树生长的初期效应 [J].
王懿祥 ;
张守攻 ;
陆元昌 ;
孟京辉 ;
曾冀 .
林业科学, 2014, 50 (10) :67-73
[2]   抚育间伐对杉木人工林生长及出材量的影响 [J].
徐金良 ;
毛玉明 ;
郑成忠 ;
范荣德 ;
周世水 ;
陈永辉 ;
成向荣 ;
虞木奎 .
林业科学研究, 2014, 27 (01) :99-107
[3]   间伐对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多样性及其营养元素现存量影响 [J].
成向荣 ;
徐金良 ;
刘佳 ;
虞木奎 .
生态环境学报, 2014, 23 (01) :30-34
[4]   不同林龄油松人工林林下植物对不同间伐强度的短期响应 [J].
王凯 ;
马履一 ;
贾忠奎 ;
王伟 ;
陈雪 ;
李秀丽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3, 41 (10) :1-9
[5]  
黄龙山油松人工林间伐效果的综合评价[J]. 高云昌,张文辉,何景峰,王晋堂.应用生态学报. 2013(05)
[6]   低效柏木纯林不同改造措施对水土保持功能的影响 [J].
黎燕琼 ;
龚固堂 ;
郑绍伟 ;
陈俊华 ;
慕长龙 ;
朱志芳 ;
吴雪仙 ;
牛牧 .
生态学报, 2013, 33 (03) :934-943
[7]   川中丘陵区人工柏木防护林适宜林分结构及水文效应 [J].
龚固堂 ;
黎燕琼 ;
朱志芳 ;
陈俊华 ;
慕长龙 ;
吴雪仙 ;
郑绍伟 .
生态学报, 2012, 32 (03) :923-930
[8]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林隙间伐对林下更新及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J].
张象君 ;
王庆成 ;
郝龙飞 ;
王石磊 .
林业科学, 2011, 47 (08) :7-13
[9]   马尾松间伐的密度效应 [J].
谌红辉 ;
方升佐 ;
丁贵杰 ;
许基煌 ;
温恒辉 .
林业科学, 2010, 46 (05) :84-91
[10]   带状改造对柏木人工林林下植被多样性和环境的影响 [J].
雷静品 ;
肖文发 ;
黄志霖 ;
刘建锋 ;
王怀清 ;
李良俊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9, 31 (03) :381-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