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中丘陵区人工柏木防护林适宜林分结构及水文效应

被引:25
作者
龚固堂
黎燕琼
朱志芳
陈俊华
慕长龙
吴雪仙
郑绍伟
机构
[1]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所
关键词
川中丘陵区; 柏木防护林; 适宜林分结构; 水文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27.2 [防护林];
学科分类号
0910 ;
摘要
川中丘陵区是长江上游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之一,该区大面积柏木防护林林分结构不合理、天然更新不良、林分稳定性差、产品产量和水土保持功能低,急需进行结构调整。通过48个典型柏木纯林样地林分郁闭度与灌木、草本及枯落物盖度和生物量分析,提出了该区人工柏木防护林适宜林分郁闭度为0.6—0.7。根据林分结构,将柏木纯林林分结构划分为5种类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5种林分类型枯落物最大持水量取决于林分枯落物存贮量,适宜结构型林分与其它4种林分类型枯落物最大持水量存在显著差异,排序结果为适宜结构型(4.038±0.497)t/hm2>中低密度型(3.583±0.521)t/hm2>中高密度型(3.243±0.455)t/hm2>低密度型(2.841±0.656)t/hm2>过密型(2.272±0.580)t/hm2。(2)土壤饱和贮水量排序为适宜结构型(180.59±14.83)mm>中低密度型(173.84±18.06)mm>中高密度型(169.27±13.20)mm>低密度型(162.57±8.79)mm>过密型(150.77±5.08)mm,适宜结构型林分与其余4种林分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3)6次典型降雨产沙量排序为适宜结构型(360.07 kg/hm2)<中低密度型(577.08 kg/hm2)<中高密度型(625.98 kg/hm2)<低密度型(878.51 kg/hm2)<过密型(1026.74 kg/hm2),5种柏木林分类型产沙量之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923 / 93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四川盆地四种柏木林分类型的水文效应 [J].
龚固堂 ;
陈俊华 ;
黎燕琼 ;
张健 ;
朱志芳 ;
郑绍伟 ;
吴雪仙 .
生态学报, 2011, 31 (10) :2716-2726
[2]   川西亚高山不同植被类型土壤贮水与入渗性能试验 [J].
霍小鹏 ;
李贤伟 ;
张健 ;
张兴华 ;
代杰 ;
张良辉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9, 7 (06) :74-79
[3]   四川盆地低山丘陵区柏木低效防护林的改造 [J].
骆宗诗 ;
侯波 ;
向成华 ;
陈俊华 ;
罗晓华 ;
谢大军 ;
慕长龙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09, 29 (06) :82-87
[4]  
马尾松人工林林分密度对林下植被及土壤性质的影响[J]. 康冰,刘世荣,蔡道雄,卢立华.应用生态学报. 2009(10)
[5]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密度调控对林下植被发育的作用过程 [J].
李国雷 ;
刘勇 ;
吕瑞恒 ;
于海群 ;
李瑞生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9, 31 (01) :19-24
[6]   北京山区防护林适宜林分结构研究 [J].
余新晓 ;
王雄宾 ;
张晓明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8, (S2) :103-106
[7]   郁闭度及其测定方法研究与应用 [J].
李永宁 ;
张宾兰 ;
秦淑英 ;
李帅英 ;
黄选瑞 .
世界林业研究, 2008, (01) :40-46
[8]   北京山区不同密度油松结构与功能研究 [J].
鲁绍伟 ;
刘凤芹 ;
余新晓 ;
樊金栓 ;
杨新兵 ;
李春平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8, (01) :117-121
[9]   湘西北小流域典型植被恢复群落土壤贮水量与入渗特性 [J].
漆良华 ;
张旭东 ;
周金星 ;
周小玲 ;
田育新 ;
魏远 ;
吴建平 ;
柯裕洲 .
林业科学, 2007, (04) :1-8
[10]   坡面植被恢复对沟道侵蚀产沙的影响 [J].
陈浩 ;
蔡强国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 (01) :6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