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效柏木纯林不同改造措施对水土保持功能的影响

被引:30
作者
黎燕琼
龚固堂
郑绍伟
陈俊华
慕长龙
朱志芳
吴雪仙
牛牧
机构
[1]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低效柏木纯林; 林分改造; 水土保持; 功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4.7 [森林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川中丘陵区是四川乃至长江上游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为水分涵养和遏制土壤流失,20世纪60年代开始,该区域内营建了大量以桤柏混交为主的人工林。随着桤木的消退,桤柏混交林林快速发展为柏木纯林;林分树种单一、结构不合理,天然更新不良、稳定性差,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生态服务功能降低等问题突显;严重威胁着长江下游生态安全,亟需进行林分改造。为了寻求有效的林分改造措施,从2005年开始,课题组在川中丘陵区开展了以不同带宽强度的带状采伐和采伐带补阔的林分改造试验。以2005年改造林分为对象,研究不同改造措施对林分水土保持功能的影响,为下一步大面积林分改造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林分改造总体降低了林分的林冠截留,截留量大小表现为:对照>10m带宽改造林分>8m带宽改造林分>6m带宽改造林分>4m带宽改造林分。(2)林下灌草生物量鲜重和截留量8m改造林分最大,其次6m改造林分>10m改造林分>4m改造林分>对照林分。(3)枯落物量和持水均以对照高于改造林分,但总体数值较小;各改造林分间无显著性差异。(4)改造林分土壤孔隙度与贮水量均显著性高于对照林分;并以8m和10m改造强度林分数值最大。(5)照林分地表总径流深极显著性低于各带宽改造强度林分;总产沙量则对照(产沙总量达1262.52kg/hm2)极显著性高于改造林分(499.25—484.95 kg/hm2),不同改造强度林分间的产沙量没有显著性差异。从改造林分水土保持综合功能看,8m改造林分最好。
引用
收藏
页码:934 / 94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川中丘陵区人工柏木防护林适宜林分结构及水文效应 [J].
龚固堂 ;
黎燕琼 ;
朱志芳 ;
陈俊华 ;
慕长龙 ;
吴雪仙 ;
郑绍伟 .
生态学报, 2012, 32 (03) :923-930
[2]   四川盆地四种柏木林分类型的水文效应 [J].
龚固堂 ;
陈俊华 ;
黎燕琼 ;
张健 ;
朱志芳 ;
郑绍伟 ;
吴雪仙 .
生态学报, 2011, 31 (10) :2716-2726
[3]   豫南山区不同群落类型近地表层持水特性 [J].
闫东锋 ;
杨喜田 ;
霍利娜 .
生态环境学报, 2011, 20 (03) :441-446
[4]   贵州喀斯特山地5种森林群落的枯落物储量及水文作用 [J].
刘玉国 ;
刘长成 ;
李国庆 ;
魏雅芬 ;
刘永刚 ;
郭柯 .
林业科学, 2011, 47 (03) :82-88
[5]   重庆市四面山人工林土壤持水与入渗特性 [J].
王伟 ;
张洪江 ;
杜士才 ;
李根平 ;
古德洪 ;
韩西远 .
水土保持通报, 2009, 29 (03) :113-117
[6]   桤柏混交林与纯柏林土壤动物群落特征的比较 [J].
吴鹏飞 ;
朱波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8, (04) :488-493
[7]   不同林龄段桤柏混交林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功能 [J].
吴鹏飞 ;
朱波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8, (03) :94-101
[8]   北京密云水库油松人工林对降水分配的影响 [J].
肖洋 ;
陈丽华 ;
余新晓 ;
杨新兵 ;
孙庆艳 .
水土保持学报, 2007, (03) :154-157
[9]   湘西北小流域典型植被恢复群落土壤贮水量与入渗特性 [J].
漆良华 ;
张旭东 ;
周金星 ;
周小玲 ;
田育新 ;
魏远 ;
吴建平 ;
柯裕洲 .
林业科学, 2007, (04) :1-8
[10]   科尔沁沙地不同人工植物群落对土壤养分和生物活性的影响 [J].
曹成有 ;
朱丽辉 ;
蒋德明 ;
富徭 ;
高菲菲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7, (01) :168-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