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式提取油茶枯饼中茶皂素的工艺优化

被引:18
作者
朱兴一
林海敏
陈秀
谢捷
王平
机构
[1] 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制药工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优化; 农产品; 提取; 油茶枯饼; 茶皂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Q914.1 [农产物化学加工];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研究闪式提取油茶枯饼中茶皂素的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液料比3个因素,利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闪式提取茶皂素的较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8%、提取时间40s、液料比20mL/g。在此条件下,茶皂素得率为21.09%±0.26%,与模型预测值基本相符。与传统乙醇热回流提取方法相比,闪式提取方法茶皂素得率略有提高,提取时间由6h缩短为40s,提取温度由70℃降到20~25℃。该方法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茶皂素提取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402 / 40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响应面法优化厚朴酚及和厚朴酚的闪式提取工艺的研究 [J].
谢捷 ;
李红娟 ;
郑兴宗 ;
朱兴一 ;
王平 .
林产化学与工业, 2010, 30 (04) :20-24
[2]   竹叶黄酮的闪式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J].
谢捷 ;
周萍萍 ;
朱兴一 ;
刘小景 ;
陈仁尔 ;
王平 .
食品科技, 2010, 35 (05) :194-198
[3]   响应面方法在可靠性灵敏度计算中的应用 [J].
史妍妍 ;
孙志礼 ;
闫明 .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02) :270-273
[4]   植物组织破碎提取法及闪式提取器的创制与实践 [J].
刘延泽 .
中国天然药物, 2007, (06) :401-407
[5]   闪式提取器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J].
吴冬梅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06, (07) :34+37-34
[6]   茶皂素提取工艺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J].
张国运 ;
曹丽云 ;
吴建鹏 ;
贺海燕 ;
黄剑锋 .
日用化学工业, 2006, (03) :174-177
[7]   茶皂素生物活性应用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J].
柳荣祥 ;
朱全芬 ;
夏春华 .
茶叶科学, 1996, (02) :3-8
[8]   一种性能优良的天然表面活性剂——茶皂素 [J].
王曙跃 .
日用化学工业, 1987, (02) :32-34
[9]   茶皂素定量方法的研究附视频 [J].
朱全芬 ;
田洁华 ;
夏春华 .
中国茶叶, 1983, (04) :13-15
[10]  
油茶[M]. 农业出版社 , 李振纪编,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