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F不同参数化方案对安徽一次暴雨过程模拟的影响分析

被引:8
作者
娄珊珊
陈光舟
邱学兴
机构
[1] 安徽省气象台
关键词
暴雨; WRF模式; 降水模拟; 物理过程; 不同参数化方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使用WRF v3.4模式对2012年7月12—14日安徽的一次暴雨进行模拟。保持其他参数如辐射、陆面过程等不变,将不同微物理过程(Eta、Kessler、Lin方案)与积云参数方案(KF、BMJ、GD方案)进行组合成9个试验。将试验模拟结果与实况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微物理方案的选取对于降水的雨强、位置、雨区范围的模拟都有一定的影响。积云参数化方案对于降水的范围,雨带的位置模拟也都有影响,但对于雨强的影响不大。将各试验模拟的逐小时降水与实况进行比较,发现试验Eta-GD和Lin-GD模拟降水日变化与实况更接近。通过TS评分、ETS评分和系统偏差分析,表明试验Eta-GD在此次暴雨过程的降水模拟中表现最好。
引用
收藏
页码:370 / 37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 [1] 双参微物理方案对一次强降水过程的数值试验
    单云鹏
    银燕
    肖辉
    [J]. 气象科学, 2014, 34 (01) : 1 - 9
  • [2] WRF3.1微物理参数化方案对两例暴雨的集合预报试验及可预报性分析
    陈茂钦
    徐海明
    刘蕾
    丁治英
    [J]. 气象科学, 2012, 32 (03) : 237 - 245
  • [3] WRF模式不同云微物理参数化方案及水平分辨率对降水预报效果的影响
    黄海波
    陈春艳
    朱雯娜
    [J]. 气象科技, 2011, (05) : 529 - 536
  • [4] 不同云微物理参数化方案对舟曲“8.8”暴雨过程模拟的影响
    李安泰
    何宏让
    [J].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11, 34 (03) : 9 - 16
  • [5] 模式湿物理过程的组合对一次南京大暴雨降水模拟的影响分析
    周祖刚
    谈哲敏
    张熠
    姜勇强
    [J].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47 (04) : 481 - 492
  • [6] 物理参数化和资料初始化对中国东南部暴雨模拟的影响
    徐建军
    万齐林
    [J]. 大气科学学报, 2011, 34 (02) : 129 - 134
  • [7] T213与T639资料驱动WRF的预报初步检验比较
    肖丹
    邓莲堂
    陈静
    胡江凯
    [J]. 暴雨灾害, 2010, 29 (01) : 20 - 29
  • [8] 积云参数化和微物理方案不同组合应用对台风路径模拟效果的影响
    河惠卿
    王振会
    金正润
    牛生杰
    徐爱淑
    [J]. 热带气象学报, 2009, 25 (04) : 435 - 441
  • [9] 暴雨模拟中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的对比试验
    伍华平
    束炯
    顾莹
    胡少立
    [J]. 热带气象学报, 2009, 25 (02) : 175 - 180
  • [10] 不同云降水方案对一次登陆台风的降水模拟
    徐国强
    梁旭东
    余晖
    黄丽萍
    薛纪善
    [J]. 高原气象, 2007, (05) : 891 - 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