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北地区近50年净生态系统生产力的时空动态

被引:36
作者
李洁 [1 ]
张远东 [2 ]
顾峰雪 [1 ]
黄玫 [3 ]
郭瑞 [1 ]
郝卫平 [1 ]
夏旭 [1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部旱作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
[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CEVSA模型; 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 东北地区; 气候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14 [生态学(生物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东北地区处于我国最高纬度地区,是全球气候变化最敏感的区域之一,研究东北地区净生态系统生产力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对阐明北半球中高纬度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基于CEVSA(Carbon Exchange between Vegetation,Soil and Atomasphere)模型,对1961—2010年东北地区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的时空格局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探讨了气候变化与区域碳源汇的关系。结果表明:(1)1961—2010年,东北地区年NEP总量在-0.094PgC/a—0.117PgC/a之间波动,年平均0.026PgC/a,占全国NEP总量的15%—37%。过去50年东北区域NEP没有明显的线性变化趋势,20世纪80年代碳吸收量最高,20世纪90年代后碳吸收量开始下降。(2)东北地区NEP的空间分布呈现出东部高,西部和中部低,北部高,南部低的空间格局。过去50年来,碳源区向大气释放的碳量在减少,碳汇区从大气吸收的碳也在减少。(3)NEP的年际变化与温度呈负相关(r=-0.343,P<0.05),与降水呈显著正相关(r=0.859,P<0.01),东北地区NEP和年降水量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即同期上升或达到最高值,温度和降水共同作用导致东北地区NEP的年际变化,而年降水量的变化对NEP年际变化起主要作用。在空间上,东北地区NEP与降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的面积占研究区域总面积的91.5%,与温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的面积占31.6%,降水也是决定NEP空间分布的最主要因子。(4)升温伴随降水增加导致1961—1990年NEP呈增加趋势,而其后升温伴随降水减少则是近20年东北区域碳汇能力减弱的重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1490 / 1502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49 条
[31]   气候变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 [J].
徐小锋 ;
田汉勤 ;
万师强 .
植物生态学报, 2007, (02) :175-188
[32]   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碳交换的机理模拟及其与观测的比较研究 [J].
顾峰雪 ;
曹明奎 ;
于贵瑞 ;
陶波 ;
温学发 ;
刘允芬 ;
张雷明 .
地球科学进展, 2007, (03) :313-321
[33]   1981~2000年中国陆地净生态系统生产力空间格局及其变化 [J].
陶波 ;
曹明奎 ;
李克让 ;
顾峰雪 ;
季劲钧 ;
黄玫 ;
张雷明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 (12) :1131-1139
[34]   亚热带针叶林水碳通量的模拟及其与观测的对比研究 [J].
顾峰雪 ;
曹明奎 ;
温学发 ;
刘允芬 ;
陶波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 (S1) :224-233
[35]   长白山红松针阔混交林与开垦农田土壤呼吸作用比较 [J].
王旭 ;
周广胜 ;
蒋延玲 ;
李峰 .
植物生态学报, 2006, (06) :887-893
[36]  
Comparison of CO_2 Effluxes and Their Driving Factors Between Two Temperate Steppes in Inner Mongolia; China.[J].齐玉春;董云社;Manfred DOMROES;耿元波;刘立新;刘杏认;.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2006, 05
[37]   东北东部森林生态系统土壤碳贮量和碳通量 [J].
杨金艳 ;
王传宽 .
生态学报, 2005, (11) :83-90
[38]   基于森林资源清样调查资料的森林生产力估算模式—以中国油松林为例(英文) [J].
赵敏 ;
周广胜 .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2004, (02) :93-100+83
[39]   中国黑土退化现状与防治对策 [J].
于磊 ;
张柏 ;
不详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4, (01) :99-103
[40]   1981~2000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的年际变化(英文) [J].
曹明奎 ;
陶波 ;
李克让 ;
邵雪梅 ;
Stephen DPRIENCE .
Acta Botanica Sinica, 2003, (05) :552-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