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低聚糖对肠道微生物的作用效应及各组分含量检测方法

被引:21
作者
范小兵
宋士良
殷庆元
梁小凤
李祎
钱利生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昂立生物医药研究所!上海
[2] 上海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上海
关键词
大豆低聚糖; 青春双歧杆菌; 产气荚膜梭菌; 高压液相色谱法(HPLC);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5 [中药药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 :观察大豆低聚糖的肠道微生物的作用效应并建立一种大豆低聚糖各组分含量的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青春双歧杆菌和产气荚膜梭菌为肠道微生物指示菌 ;使用 μBondpak/CH氨基柱 ,高压液相色谱法 ,以纯水为洗脱液 ,分离大豆低聚糖各组分。结果 :大豆低聚糖能有效促进青春双歧杆菌在体外的增殖 ,而产气荚膜梭菌则几乎不能利用 ;HPLC法有效分离和准确测定大豆低聚糖中的各组份。结论 :大豆低聚糖是双歧杆菌的有效促生因子 ,HPLC方法是一种快速、准确、前处理简单、分离度高的含量检测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4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酶法制备低聚糖浆的双歧杆菌促生作用研究 [J].
钟卫鸿 ;
汪钊 ;
裘娟萍 ;
周晓云 .
食品科学, 1998, (07) :5-9
[2]   低聚乳果糖的生理功能及加工特性 [J].
葛文光 .
食品科学 , 1998, (06) :16-20
[3]   大豆低聚糖的特性及其生理功能 [J].
张延坤 .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1996, (01) :75-78
[4]   大豆中生物物质的分离与分析的研究(Ⅰ)──用ODS柱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豆中的低聚糖 [J].
李玲,许多,赵国良,张京健,骆炼,张利奋 .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5, (03) :44-47
[5]   大豆低聚糖的生理特性及利用价值 [J].
郭顺堂 .
食品科学 , 1992, (08)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