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院井水位和水温的同震响应特征及其机理探讨

被引:24
作者
孙小龙
刘耀炜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关键词
地震; 同震响应; 水位; 水温; 机理; 塔院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 [地震学];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本文统计分析了塔院井水位与水温对2004年1月至2007年9月全球68次MS7.0以上大震的同震响应资料。分析结果显示塔院井对全球大震具有很好的映震能力,同震响应形态总是表现为水位振荡→水温下降、振荡停止(减弱)→水温恢复。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水位与水温的变化幅度不仅与震中距、震级有一定的统计关系,而且还与井-含水层特性及地震波到达时井-含水层系统的瞬时状态密切相关。综合分析了前人对水位振荡、水温下降-恢复过程的机理研究,概括为气体逸出说、热弥散说和冷水下渗说等。分析认为塔院井同震响应现象是各类机理共同作用的结果,单一的机制并不能很好地解释多次地震引起的同震响应现象。
引用
收藏
页码:105 / 11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唐山井水温的同震变化及其物理解释 [J].
石耀霖 ;
曹建玲 ;
马丽 ;
尹宝军 .
地震学报, 2007, (03) :265-273+337
[2]   远场大震的水位、水温同震响应及其机理研究 [J].
陈大庆 ;
刘耀炜 ;
杨选辉 ;
刘永铭 .
地震地质, 2007, (01) :122-132
[3]   北京塔院井数字化观测水温的同震效应研究 [J].
杨竹转 ;
邓志辉 ;
陶京玲 ;
谷圆珠 ;
王志敏 ;
刘成龙 .
地震学报, 2007, (02) :203-213
[4]   云南思茅大寨井水位同震阶变的初步研究 [J].
杨竹转 ;
邓志辉 ;
赵云旭 ;
朱培耀 .
地震学报, 2005, (05) :569-574+582
[5]   人工振动对多孔介质中液体流动的影响 [J].
孙仁远 ;
成国祥 .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2004, (04) :552-557
[6]   塔院井水温微动态研究 [J].
谷元珠 ;
车用太 ;
鱼金子 ;
张培仁 .
地震, 2003, (01) :102-108
[7]   井水温度微动态形成的水动力学机制研究 [J].
鱼金子 ;
车用太 ;
刘五洲 .
地震, 1997, (04) :389-396
[8]   我国地震地下水温度动态观测与研究 [J].
车用太,鱼金子,刘春国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1996, (04) :34-37
[9]   我国水震波研究的现状与动向 [J].
车用太 ;
王铁城 ;
鱼金子 .
地震, 1989, (01) :70-72
[10]   地震波引起洼里井水位振荡的初步分析 [J].
刘澜波 ;
郑香媛 ;
彭贵荣 .
地震, 1986, (05) :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