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6日西藏当雄Ms6.6级强震的地震烈度控震构造和发震机理

被引:18
作者
吴中海
叶培盛
吴珍汉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关键词
青藏高原; 亚东-谷露裂谷; 地震烈度; 控震构造; 汶川大地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1 [地震成因];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实地调查发现,2008年10月6日的西藏当雄Ms6.6级地震的宏观震中位于近南北向的亚东-谷露裂谷中羊易盆地的北部。调查结果显示,此次地震的震中烈度可达Ⅸ度,极震区烈度为Ⅷ度,其宏观震中位置、极震区范围、主要余震分布等都明显受到羊易地堑西侧主边界断裂的控制。地表观察和震源机制解结果一致表明,该强震活动的直接原因是藏南近东西向伸展变形作用诱发羊易地堑主边界断裂发生正断层活动,而近期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强震活动相对频繁的特点很可能与四川汶川Ms8.0级大地震所引发的区域应力场调整过程密切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713 / 725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汶川MS8.0地震地表破裂带及其发震构造 [J].
徐锡伟 ;
闻学泽 ;
叶建青 ;
马保起 ;
陈杰 ;
周荣军 ;
何宏林 ;
田勤俭 ;
何玉林 ;
王志才 ;
孙昭民 ;
冯希杰 ;
于贵华 ;
陈立春 ;
陈桂华 ;
于慎鄂 ;
冉勇康 ;
李细光 ;
李陈侠 ;
安艳芬 .
地震地质, 2008, (03) :597-629
[2]   藏南错那-沃卡裂谷的第四纪正断层作用及其特征 [J].
吴中海 ;
张永双 ;
胡道功 ;
赵希涛 ;
叶培盛 .
地震地质, 2008, (01) :144-160
[3]   中国陆地现今水平形变状况及其驱动机制 [J].
陈小斌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 (08) :1056-1064
[4]   青藏铁路唐古拉山—拉萨段全新世控震断裂研究 [J].
吴中海 ;
吴珍汉 ;
胡道功 ;
赵希涛 ;
叶培盛 ;
江万 .
地质通报, 2006, (12) :1387-1401
[5]   中国大陆现今地壳运动的动力学机制 [J].
叶正仁 ;
王建 .
地球物理学报, 2004, (03) :456-461
[6]   中国大陆中轴构造带地壳最新构造变动样式及其动力学内涵 [J].
徐锡伟 ;
于贵华 ;
马文涛 ;
陈文彬 ;
闻学泽 .
地学前缘, 2003, (S1) :160-167
[7]   中国活动构造基本特征 [J].
邓起东 ;
张培震 ;
冉勇康 ;
杨晓平 ;
闵伟 ;
楚全芝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12) :1020-1030+1057
[8]   中国大陆现今构造变形GPS观测数据与速度场 [J].
王琪 ;
张培震 ;
马宗晋 .
地学前缘, 2002, (02) :415-429
[9]   龙门山及其邻区的构造和地震活动及动力学 [J].
邓起东,陈社发,赵小麟 .
地震地质, 1994, (04) :389-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