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危机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对《男孩危机:一个危言耸听的伪命题》一文的回应

被引:42
作者
孙云晓 [1 ]
李文道 [2 ,3 ]
赵霞 [1 ]
机构
[1]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
[2] 首都师范大学心理系
[3] 北京市“学习与认知”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男孩危机; 应试教育; 父教; 因性施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3.5 [青少年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摘要
针对徐安琪在《男孩危机:一个危言耸听的伪命题》一文中对"男孩危机"和"拯救男孩"的质疑和误读,本文以大量研究结果为基础,论证了男孩危机绝不是"一个危言耸听的伪命题",而是一个不容置疑的客观事实,男孩在学业、体质、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面临发展危机;男孩和女孩都是应试教育的受害者,但应试教育与男孩天性背道而驰,对男孩更不利;父亲对男孩性别角色的发展非常重要,中国父教缺失严重;性别差异先天存在,需要因性施教。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6+95 +95-9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英国中小学男生学业成绩相对落后问题透析 [J].
庞超 .
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7, (10) :47-51+61
[2]   教师的性别角色观:“阴盛阳衰”现象的重要成因 [J].
许思安 ;
张积家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04) :110-118+160
[3]   论父亲在亲子关系中的作用 [J].
李泽志 ;
袁妮 .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6, (02) :31-32
[4]   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学业及就业的性别比较 [J].
文东茅 .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5, (05) :16-21
[5]   小学至初中阶段男女生学习成绩差异原因及其克服途径 [J].
赵永华 .
理论观察, 2000, (04) :77-80
[6]   我国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性别差异的调查分析 [J].
郑新蓉 ;
韦小满 .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0, (05) :29-31
[7]  
家有男孩怎么养.[M].(美) 萨克斯; 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
[8]  
变态心理学.[M].王建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9]  
中国教育统计年鉴.[M].韩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10]  
发展心理学.[M].(美)DavidR.Shaffer著;邹泓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