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人工智能内容风险的法律规制

被引:48
作者
姚志伟
李卓霖
机构
[1] 广东财经大学法治与经济发展研究所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内容风险; ChatGPT; 信息披露; 内容责任; 安全港;
D O I
10.15896/j.xjtuskxb.202305014
中图分类号
D922.17 [科学技术管理法令];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会给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私人权益带来风险。中国现有的规制在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披露、内容责任主体以及投诉机制方面尚存在不足,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完善:披露方面应明确显性披露和隐性披露两套体系,服务提供者承担隐性披露义务,使用者承担显性披露义务;内容责任主体方面,不应简单地将服务提供者定性为内容提供者,应探索适应生成式人工智能特点的安全港机制,并且该机制应与使用者的内容责任兼容;投诉机制方面,要求服务提供者就用户投诉内容采取针对性阻止措施并不合理,可以考虑两套方案进行改进,一是将投诉与针对性阻止措施脱钩,二是大幅度提高就投诉采取针对性阻止措施的门槛。基于此,在制定政策时,应考虑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问题,采取对风险本身进行分类的规制路径,从而实现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和防范风险的双重目标。
引用
收藏
页码:147 / 160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生成式人工智能侵权中因果关系认定的迷思与出路 [J].
徐伟 .
数字法治, 2023, (03) :129-143
[2]   深度合成治理的逻辑更新与体系迭代——ChatGPT等生成型人工智能治理的中国路径 [J].
张凌寒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23, 41 (03) :38-51
[3]   作为法律技术的安全港规则:原理与前景 [J].
戴昕 .
法学家, 2023, (02) :31-46+192
[4]   电子商务平台内经营者反向行为保全研究 [J].
姚志伟 ;
刘榕 ;
周立勤 .
中国应用法学, 2020, (06) :31-43
[5]   “深度伪造”的风险及对策研究 [J].
曹建峰 ;
方龄曼 .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 2020, (02) :89-97
[6]   人工智能创造物不真实署名的风险与规制 [J].
姚志伟 ;
沈燚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40 (01) :133-140
[7]   深度伪造技术的法律挑战及应对 [J].
曹建峰 .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 2019, (10) :35-40
[8]  
GB/T 39550-2020,电子商务平台知识产权保护管理[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