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广交界处岑溪二叠纪岛弧型玄武岩及其古特提斯性质的讨论

被引:23
作者
张伯友
张海祥
赵振华
石满全
杨树锋
陈汉林
机构
[1] 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
关键词
枕状玄武岩; 二叠纪岛弧; 古特提斯; Ar-Ar年代学; 华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 [岩浆岩(火成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两广交界处的岑溪二叠纪岛弧型玄武岩是华南地区(狭义)首次报道的、有较为可靠同位素年龄的晚古生代活动大陆边缘型玄武岩.对该地区玄武岩和细碧角斑岩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包括稀土元素)和同位素年代学进行了综合研究,论证了岑溪细碧角斑岩建造是与古特提斯域大陆边缘岛弧或弧间盆地有关的二叠纪火山喷发产物.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 [1] 滇西特提斯造山带下扬子地块的俯冲板片
    刘福田
    刘建华
    何建坤
    游庆瑜
    [J]. 科学通报, 2000, (01) : 79 - 84+114
  • [2] “板溪群”构造属性的再认识与思考
    何科昭
    赵崇贺
    乐昌硕
    周正国
    聂泽同
    邰道乾
    叶木丹
    [J]. 地学前缘, 1999, (04) : 353 - 362
  • [3] 华南是特提斯多岛洋体系的一部分
    殷鸿福
    吴顺宝
    杜远生
    彭元桥
    [J]. 地球科学, 1999, (01) : 3 - 14
  • [4] 滇东南发现蛇绿岩
    锺大赉
    吴根耀
    季建清
    张旗
    丁林
    [J]. 科学通报, 1998, (13) : 1365 - 1370
  • [5] 八布蛇绿岩突厥型造山带
    马文璞
    [J]. 科学通报 , 1998, (13) : 1363 - 1365
  • [6] 广西晚古生代硅岩的地球化学及其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
    王忠诚,吴浩若,邝国敦
    [J]. 岩石学报, 1995, (04) : 449 - 455
  • [7] 赣东北深断裂带蛇绿混杂岩中含晚古生代放射虫硅质岩的发现及其意义
    赵崇贺
    何科昭
    莫宣学
    邰道乾
    林培英
    毕先梅
    郑伯让
    叶德隆
    冯庆来
    叶枬
    [J]. 科学通报, 1995, (23) : 2161 - 2163
  • [8] 古特提斯造山带在华南两广交界地区的新证据
    张伯友
    石满全
    杨树锋
    陈汉林
    [J]. 地质论评, 1995, (01) : 1 - 6
  • [9] 赣浙皖混杂岩带中晚古生代放射虫化石的首次发现及意义
    王家生,杨晓松,薛重生,冯庆来
    [J]. 地球科学, 1995, (01) : 78 - 78
  • [10] 广西南部晚古生代放射虫组合及其地质意义
    吴浩若,咸向阳,邝国敦
    [J]. 地质科学, 1994, (04) : 339 - 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