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典型薄层黑土区土壤可蚀性模型适用性分析

被引:33
作者
王彬 [1 ,2 ]
郑粉莉 [1 ,2 ]
王玉玺 [3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3] 黑龙江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土壤; 砂; 模型; 可蚀性; 极细砂粒; 含量; K值估算; 东北黑土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1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土壤可蚀性是土壤侵蚀预报和环境效应评价模型的重要参数。该文选取东北典型薄层黑土区宾州河流域为研究区,通过校验极细砂粒含量转换式,分析侵蚀—生产力影响模型(erosion productivity impact calculator,EPIC)、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USLE)和修正土壤流失方程(revised 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RUSLE2)3种模型K值估算方法间的差异,以探讨各估算方法在东北典型薄层黑土区的适用性。结果表明:与实测值相比,RUSLE2模型整体"低估"极细砂粒含量,平均低估22.5%;建立的薄层黑土区极细砂粒含量转换方程可使估算精度提高95%以上。RUSLE2模型K值估算方法适用于薄层黑土区。EPIC与USLE模型K值估算方法均"高估"薄层黑土区的土壤可蚀性,但通过建立的修正方程进行校正,仍可用于中国东北薄层黑土区K值估算。该研究可为薄层黑土区及相似地区的土壤侵蚀定量评价和土壤质量危险性评价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26 / 13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东北典型薄层黑土区土壤可蚀性关键因子分析与土壤可蚀性计算.[D].王彬.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 S2
[2]  
Event soil loss; runoff and the 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 family of models: A review.[J].P.I.A. Kinnell.Journal of Hydrology.2010, 1
[3]  
Soil erodibility and processes of water erosion on hillslope.[J].Rorke B Bryan.Geomorphology.2000, 3
[4]   基于GIS/RS和USLE鄱阳湖流域土壤侵蚀变化 [J].
陆建忠 ;
陈晓玲 ;
李辉 ;
刘海 ;
肖靖靖 ;
殷剑敏 .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02) :337-344+397
[5]   土地退化/恢复中土壤可蚀性动态变化 [J].
朱冰冰 ;
李占斌 ;
李鹏 ;
沈中原 ;
卢金伟 .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 (02) :56-61
[6]   东北黑土区土壤侵蚀现状与演变趋势附视频 [J].
阎百兴 ;
杨育红 ;
刘兴土 ;
张树文 ;
刘宝元 ;
沈波 ;
王玉玺 ;
郑国相 .
中国水土保持, 2008, (12) :26-30
[7]   东北典型黑土区剖面粒径分布特征及其可蚀性研究 [J].
缪驰远 ;
刘宝元 ;
刘刚 ;
张天宇 .
水土保持学报, 2008, (03) :18-23
[8]   我国土壤侵蚀科学研究回顾和展望 [J].
郑粉莉 ;
王占礼 ;
杨勤科 .
自然杂志, 2008, (01) :12-16+63
[9]   中国土壤可蚀性值及其估算 [J].
张科利 ;
彭文英 ;
杨红丽 .
土壤学报, 2007, (01) :7-13
[10]   东北黑土水土流失特点 [J].
张晓平 ;
梁爱珍 ;
申艳 ;
李文凤 ;
张学林 ;
王玉玺 ;
解运杰 ;
刘凤飞 ;
杨学明 .
地理科学, 2006, (06) :687-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