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岩溶山区景观生态特征与景观生态建设

被引:22
作者
李阳兵
王世杰
谢德体
邵景安
机构
[1] 西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3] 西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重庆
关键词
岩溶山区; 景观生态特征; 景观生态建设;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04.04.067
中图分类号
X171.4 [生态建设与生态恢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探讨了西南岩溶山区景观生态结构与功能以及景观生态过程的不同于其他区域的基本特征,尝试从景观角度认识西南岩溶区生态空间特性与演化过程。受地质地貌和土地利用的影响,西南岩溶山区景观基质脆弱、景观格局分异明显,具破碎化与景观结构粗粒化、景观动态变化范围大且速度快、整体退化明显的特点,以石漠化为特征的景观演化削弱了岩溶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岩溶山区的景观生态建设须充分认识岩溶山区资源环境优势,充分利用当地的适生植物资源,协调生态效应和水文效应,促进水土资源的有效保持向高效利用发展,形成新的高效、和谐的人工自然景观。今后应把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结合起来、与人文因子和地学背景结合起来,加强小尺度的景观变化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702 / 70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喀斯特峡谷石漠化地区生态重建模式及其效应 [J].
苏维词 ;
朱文孝 ;
滕建珍 .
生态环境, 2004, (01) :57-60
[2]   贵州岩溶石漠化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初探 [J].
张竹如 ;
李明琴 ;
李燕 ;
朱克亮 .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3, (05) :43-46
[3]   中国西南部岩溶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 [J].
靖娟利 ;
陈植华 ;
胡成 ;
王中美 .
地质科技情报, 2003, (03) :95-99+108
[4]   景观生态学的学科前沿与发展战略 [J].
肖笃宁 ;
李秀珍 .
生态学报, 2003, (08) :1615-1621
[6]   亚热带喀斯特山区的生态系统特征和恢复途径 [J].
周游游 ;
唐晓春 .
山地学报, 2003, (03) :293-297
[7]   贵州山地景观异质性及其维护和发展 [J].
贺秋华 ;
林华 .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 2003, (02) :91-93
[8]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 [J].
郑华 ;
欧阳志云 ;
赵同谦 ;
李振新 ;
徐卫华 .
自然资源学报, 2003, (01) :118-126
[9]   景观生态恢复与重建是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关键途径 [J].
关文彬 ;
谢春华 ;
马克明 ;
牛健植 ;
赵玉涛 ;
汪西林 .
生态学报, 2003, (01) :64-73
[10]   生态脆弱区的生态重建与景观规划 [J].
肖笃宁 .
中国沙漠, 2003, (01) :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