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中西段古生代花岗岩TIMS法锆石U-Pb同位素定年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被引:63
作者
徐学义
马中平
夏祖春
夏林圻
李向民
王立社
机构
[1] 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
关键词
花岗岩; TIMS; U-Pb同位素定年; 岩石地球化学; 物质来源; 天山中西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21 []; P597.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天山中西段古生代花岗岩的锆石TIMS法U-Pb同位素定年,表明中天山托克逊南—库米什北侵入于奥陶纪可可乃克群中的碱长花岗岩形成时代为395.1±0.9Ma,花岗闪长岩体形成于393.5±2.7Ma,石英闪长岩体形成于327.3±0.9Ma,斜长花岗岩体形成时代为424.1±1.1Ma,并揭示出中天山中段库米什地区的3期构造岩浆事件,分别相当于早志留世、中泥盆世和早石炭世。中天山哈希勒根大坂黑云母花岗岩形成于286.8±0.8Ma。对伊犁石炭—二叠纪裂谷带中花岗侵入岩类的锆石TIMS法U-Pb同位素定年,表明霍城果子沟角闪花岗岩形成于351.9±1.6Ma,昭苏煤矿花岗闪长岩体形成时代为348.4±0.8Ma,新源则克台角闪辉长岩体形成于308.2±1.2Ma。南天山巴音布鲁克地区侵入于巴音布鲁克群中的石英闪长岩体形成时代为446.8±1.2Ma,独—库公路南段库尔干道班14.6km和15.2km处的角闪斜长花岗岩体与黑云母花岗岩体分别形成于426.3±1.9Ma和425.1±1.8Ma。对花岗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中天山托克逊南—库米什北志留纪—早泥盆世花岗岩为钙碱系列,轻稀土富集,微量元素洋脊花岗岩标准化具有Rb、Th、Ba富集,Ta、Nb亏损的分配型式,形成于火山弧环境;石炭—二叠纪花岗岩为钙碱系列,准铝—过铝质花岗岩,轻稀土富集程度较前者低,微量元素洋脊花岗岩标准化具有Rb、Th富集,Ba略亏损和高场强元素亏损的特点,形成于后碰撞(post-collision)构造环境。伊犁石炭—二叠纪裂谷带中石炭—二叠纪花岗岩为过铝质花岗岩,轻稀土富集,微量元素洋脊花岗岩标准化分配型式同样具有Rb、Th富集,Ba明显亏损和高场强元素亏损的特点,亦形成于后碰撞(post-collision)构造环境。南天山库尔干花岗岩为Al2O3含量高的钙碱性系列、过铝质花岗岩,稀土元素含量中等(157.89×10-6~81.81×10-6),轻稀土富集,Eu负异常明显,微量元素洋脊花岗岩标准化呈现出K、Rb、Th、Ba富集和Nb、Ta、Zr、Hf高场强元素亏损的特点,其形成时代与天山古生代洋盆俯冲时限相当,为岛弧构造环境。依据Sr-Nd-Pb同位素回时计算结果,本次研究所取的花岗岩初始锶同位素比值高,介于0.70435~0.70982,εNd(t)值多小于零或为很低的正值,T2DM或TDM均远大于岩体形成年龄,δ18O‰多大于10,个别为6.7,显示出古老壳源物质在花岗岩浆的形成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同时,鉴于花岗岩的εNd(t)均在0左右变动,同样说明,新生地壳在花岗岩浆的形成过程中同样起着重要作用。花岗岩的εNd(t)值与前寒武纪岩石的εNd(t)对比研究表明,中天山库米什北志留纪斜长花岗岩体可能是中新元古界斜长角闪岩部分熔融的产物,而石炭—二叠纪花岗岩既有中新元古界片麻岩或片岩部分熔融生成,亦有新生地壳部分熔融受到古老地壳混染后岩浆结晶产物。伊犁石炭—二叠纪花岗岩和南天山库尔干志留纪花岗岩均显示出新生地壳部分熔融,并受古老地壳混染的Nd同位素信息。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75
页数:2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天山石炭—二叠纪后碰撞花岗岩的Nd、Sr、Pb同位素源区示踪
    徐学义
    马中平
    夏祖春
    夏林圻
    李向民
    王立社
    [J]. 西北地质, 2005, (02) : 1 - 18
  • [2] 天山石炭-二叠纪后碰撞花岗质岩石地球化学研究
    夏祖春
    徐学义
    夏林圻
    李向民
    马中平
    王立社
    [J]. 西北地质, 2005, (01) : 1 - 14
  • [3] 天山地区下石炭统与下伏地层角度不整合接触的地质意义
    王立社
    夏林圻
    董云鹏
    徐学义
    夏祖春
    李向民
    马中平
    杨鹏飞
    [J]. 西北地质, 2005, (01) : 26 - 30
  • [4] 中天山南缘乌瓦门蛇绿岩形成构造环境
    董云鹏
    周鼎武
    张国伟
    张成立
    夏林圻
    徐学义
    李向民
    [J]. 岩石学报, 2005, (01) : 39 - 46
  • [5] 西天山北部晚古生代火山-浅侵位岩浆岩40Ar/39Ar同位素定年
    赵振华
    白正华
    熊小林
    梅厚钧
    王一先
    [J]. 地球化学, 2003, (04) : 317 - 327
  • [6] 从中亚正εNd值花岗岩看超大陆演化和大陆地壳生长的关系
    洪大卫
    王式洸
    谢锡林
    张季生
    王涛
    [J]. 地质学报, 2003, (02) : 203 - 209
  • [7] 天山古生代洋陆转化特点的几点思考
    夏林圻
    夏祖春
    徐学义
    李向民
    马中平
    王利社
    [J]. 西北地质, 2002, (04) : 9 - 20
  • [8] 兴蒙造山带正ε(Nd,t)值花岗岩的成因和大陆地壳生长
    洪大卫
    王式
    谢锡林
    张季生
    [J]. 地学前缘, 2000, (02) : 441 - 456
  • [9] 天山造山带基底时代和地壳增生的Nd同位素制约
    胡霭琴
    张国新
    张前锋
    陈义兵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9, (02) : 104 - 112
  • [10] 新疆北部后碰撞幔源岩浆活动与陆壳纵向生长
    韩宝福
    何国琦
    王式洸
    洪大卫
    [J]. 地质论评, 1998, (04) : 396 - 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