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地区下石炭统与下伏地层角度不整合接触的地质意义

被引:17
作者
王立社
夏林圻
董云鹏
徐学义
夏祖春
李向民
马中平
杨鹏飞
机构
[1] 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
[2]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3] 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 陕西西安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陕西西安 
[4] 陕西西安 
[5] 陕西西安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陕西西安 
关键词
天山; 石炭纪; 角度不整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3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新疆天山地区下石炭统出露广泛且与下伏地层多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如西部北天山的大哈拉军山组,中部中天山的马鞍桥组及东部南天山的甘草湖组均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显然,这是一个区域性角度不整合。两套地层间的角度不整合是鉴别造山运动的直接标志之一,此不整合可能暗示了古天山洋在早石炭世前已经闭合碰撞造山并进入陆内伸展演化阶段。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中、南天山古生代增生-碰撞事件和变形运动学研究 [J].
舒良树 ;
卢华复 ;
印栋豪 ;
王博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1) :17-30
[2]   天山古生代洋陆转化特点的几点思考 [J].
夏林圻 ;
夏祖春 ;
徐学义 ;
李向民 ;
马中平 ;
王利社 .
西北地质, 2002, (04) :9-20
[3]   下石炭统马鞍桥组在天山构造演化中的地位 [J].
徐学义 ;
夏林圻 ;
张国伟 ;
李向民 ;
董云鹏 ;
马中平 ;
王立社 .
新疆地质, 2002, (04) :338-341
[4]   天山古生代洋盆开启、闭合时限的岩石学约束——来自震旦纪、石炭纪火山岩的证据 [J].
夏林圻 ;
张国伟 ;
夏祖春 ;
徐学义 ;
董云鹏 ;
李向民 .
地质通报, 2002, (02) :55-62
[5]   中天山骆驼沟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 [J].
陈丹玲 ;
刘良 ;
车自成 ;
罗金海 .
岩石学报, 2001, (03) :378-384
[6]   新疆地壳演化与成矿 [J].
王元龙 ;
成守德 .
地质科学, 2001, (02) :129-143
[7]   中天山马鞍桥石炭纪沉积特征及构造意义 [J].
殷勇 ;
董玉珊 ;
高长林 ;
江建春 ;
范小林 .
沉积学报, 2000, (01) :100-106
[8]   新疆造山带造山作用及类型 [J].
梁云海 ;
李文铅 ;
李卫东 ;
李亚萍 .
新疆地质, 1999, (04) :289-297
[9]   新疆天山中段独库公路地质构造 [J].
王宝瑜 ;
李强 ;
刘建兵 .
新疆地质, 1997, (02) :134-154
[10]   西天山造山带的构造变形特征研究 [J].
高俊 ;
何国琦 ;
李茂松 .
地球学报, 1997, (01) :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