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后中国农村贫困的类型、表现与应对路径

被引:61
作者
左停
李世雄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关键词
剩余贫困; 贫困动态性; 相对贫困; 流动贫困; 特殊群体贫困;
D O I
10.19714/j.cnki.1671-7465.2020.0057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当前脱贫攻坚战的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中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一标准属于与基本需求相联系的绝对贫困标准。2020年后的中国贫困总体上表现为相对贫困,即收入显著低于社会平均收入与中位数收入的低收入贫困,但也有其他表现形式的贫困:如以"困"为显著特征的特殊群体贫困、刚性支出或不合理支出过量的支出性贫困、城乡二元结构影响下的城乡流动性贫困、受风险冲击产生的暂时性贫困,以及区域不平衡的发展型贫困等。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中国贫困的产生既有发展不充分的原因,亦有发展不平衡的症结,甚至兼而有之。基于此,反贫困的公共政策应遵循加强能力建设、发展社会市场经济、完善公共服务、加强社会保护等路径,从而为贫困人口提供更多的基础福利覆盖、发展条件和环境、就业机会、风险防范和兜底保障等。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中国扶贫战略与2020年后相对贫困线划定——基于理论、政策和数据的分析 [J].
孙久文 ;
夏添 .
中国农村经济, 2019, (10) :98-113
[2]   “后2020”时期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的思考 [J].
郑秉文 .
宏观经济管理, 2019, (09) :17-25
[3]   中国农村贫困性质的转变及2020年后反贫困政策方向 [J].
张永丽 ;
徐腊梅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56 (05) :129-136
[4]   较高标准贫困线的确定:世界银行和美英澳的实践及启示 [J].
程蹊 ;
陈全功 .
贵州社会科学, 2019, (06) :141-148
[5]   不确定性与农民工非永久迁移 [J].
李飞 ;
杜云素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36 (01) :35-45
[6]   我国新时代脱贫攻坚阶段性成果及其前景展望 [J].
黄承伟 .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9, (01) :55-62
[7]   2020年后我国农村贫困治理:新形势、新挑战、新战略、新模式 [J].
王立剑 ;
代秀亮 .
社会政策研究, 2018, (04) :3-14
[9]   2020年后中国减贫的新战略 [J].
魏后凯 .
中州学刊, 2018, (09) :36-42
[10]   中国县域贫困综合测度及2020年后减贫瞄准 [J].
周扬 ;
郭远智 ;
刘彦随 .
地理学报, 2018, 73 (08) :1478-1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