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6 条
杂交籼稻机械化种植的分蘖特性
被引:23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 四川农业大学/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

刘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 四川农业大学/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

黄光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市郫县农村发展局 四川农业大学/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

马荣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 四川农业大学/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

任万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 四川农业大学/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
[2] 成都市郫县农村发展局
来源:
关键词:
杂交籼稻;
机械化种植;
分蘖特性;
优势叶位;
成穗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233.71 [水稻生产机械化];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探明不同播期杂交籼稻机械化种植的分蘖特性及其与产量的关系,以F优498为材料,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研究了早播与迟播2个处理下机直播、机插、手插3种种植方式的杂交籼稻分蘖发生与成穗特点及各分蘖穗的穗部性状。结果表明:(1)一次分蘖群对产量贡献大且稳定,均在58.67%63.82%之间;主茎对产量贡献率以机直播最高,手插最低;机插和手插二次分蘖群占产量比例均显著高于机直播。(2)不同种植方式分蘖发生与成穗规律不同,机直播与机插分蘖发生均属一次高峰型,手插属二次高峰型。机直播分蘖发生早而快,一次分蘖群发生在主茎第1~第8叶位,其中第1~第4叶位分蘖成穗率较高,二次分蘖成穗以第1、第2叶位为主。机插分蘖发生晚、起点低,但比较集中,一次分蘖群以3/0~8/0发生为主,3/0~6/0分蘖成穗率较高,二次分蘖群成穗以第3~第5叶位为主。手插秧田与本田均发生分蘖,分蘖发生叶位数多,持续时间长,一次分蘖群发生在主茎第1、第2、第4~第8叶位,其中第1、第2、第4、第5和第6叶位成穗率较高,二次分蘖群发生与成穗主要在第1、第2叶位。分蘖成穗叶位数和产量均随播期延迟而减少。(3)3种种植方式的主茎及中低叶位一次分蘖枝梗数和每穗粒数多,粒大,单穗重高;高叶位一次分蘖和二次分蘖枝梗数和穗粒均较少,稻穗小。机直播优势叶位为第1~第4叶位,机插为第3~第6叶位,手插为第1、第2、第4、第5和第6叶位,对产量贡献率分别达70.51%、73.83%和76.81%。优势叶位分蘖发生与成穗率高,稻穗大,对产量贡献率高,应优化农艺措施挖掘其增产潜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044 / 1055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种植方式对杂交籼稻植株抗倒伏特性的影响
[J].
雷小龙
;
刘利
;
苟文
;
马荣朝
;
任万军
.
作物学报,
2013, 39 (10)
:1814-1825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

苟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

马荣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

任万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
[2]
不同分蘖苗移栽与氮肥运筹对超高产杂交水稻产量的影响
[J].
苏昌龙
;
杨桂兰
;
黄姚英
;
吴文和
;
李佳林
.
贵州农业科学,
2013, 41 (03)
:19-22

苏昌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贵州省黄平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贵州省黄平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杨桂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贵州省黔东南州农业科学院 贵州省黄平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黄姚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贵州省黔东南州农业科学院 贵州省黄平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吴文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贵州省黔东南州农业科学院 贵州省黄平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李佳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贵州省黔东南州农业科学院 贵州省黄平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3]
不同水稻机械化种植方案技术经济分析
[J].
顾建清
;
徐嘉梁
;
戴鼎
;
朱阿多
;
袁继栋
.
中国农机化,
2012, (05)
:37-40

顾建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昆山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 昆山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

徐嘉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昆山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 昆山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

戴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昆山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 昆山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

朱阿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周庄镇农业服务中心 昆山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

袁继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昆山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 昆山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
[4]
施氮和密度对寒地水稻分蘖状况及产量的影响
[J].
汪秀志
;
钱永德
;
吕艳东
;
刘丽华
;
郑桂萍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01)
:69-76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5]
稻麦两熟地区不同栽培方式超级稻分蘖特性及其与群体生产力的关系
[J].
李杰
;
张洪程
;
龚金龙
;
常勇
;
吴桂成
;
郭振华
;
戴其根
;
霍中洋
;
许轲
;
魏海燕
.
作物学报,
2011, 37 (02)
:309-320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龚金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常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吴桂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郭振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许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6]
水稻“精苗稳前、控蘖优中、大穗强后”超高产定量化栽培模式
[J].
张洪程
;
吴桂成
;
吴文革
;
戴其根
;
霍中洋
;
许轲
;
高辉
;
魏海燕
;
黄幸福
;
龚金龙
.
中国农业科学 ,
2010, (13)
:2645-2660

张洪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吴桂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吴文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扬州大学/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不详

戴其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霍中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许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高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魏海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黄幸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龚金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7]
四川盆地稻田周年高产高效种植模式
[J].
郑家国
;
杨文钰
;
池忠志
;
任万军
;
姜心禄
;
樊高琼
;
陈兴福
.
四川农业科技,
2010, (05)
:20-21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8]
机插杂交粳稻基本苗数对分蘖发生与成穗的影响
[J].
乔晶
;
王强盛
;
王绍华
;
刘正辉
;
郝建华
;
丁艳锋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10, 33 (01)
:6-10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强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南方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王绍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南方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刘正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南方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郝建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南方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丁艳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南方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9]
秧苗密度和施氮量对超高产杂交籼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J].
李刚华
;
李德安
;
宁加朝
;
黄庆宇
;
顾伟
;
杨从党
;
王绍华
;
凌启鸿
;
丁艳锋
.
中国水稻科学,
2008, (06)
:610-616

李刚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南方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南方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李德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省永胜县涛源乡农科站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南方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宁加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省永胜县涛源乡农科站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南方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黄庆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省永胜县涛源乡农科站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南方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从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南方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王绍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南方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南方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凌启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南方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南方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丁艳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南方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南方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10]
超高产水稻适宜单株成穗数的定量计算
[J].
李刚华
;
王绍华
;
杨从党
;
黄庆宇
;
李德安
;
宁加朝
;
凌启鸿
;
丁艳锋
.
中国农业科学,
2008, (11)
:3556-3562

李刚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南方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南方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王绍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南方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南方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杨从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南方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黄庆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永胜县涛源乡农科站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南方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李德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永胜县涛源乡农科站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南方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宁加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永胜县涛源乡农科站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南方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凌启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南方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南方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丁艳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南方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南方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