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侦查行为的可诉性

被引:6
作者
王天林
机构
[1] 三亚学院法学院
关键词
侦查行为; 可诉性; 正当性根据; 司法审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8 [刑事侦查学(犯罪对策学、犯罪侦查学)]; D925.3 [行政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6 ; 030604 ; 030609 ; 0838 ;
摘要
现代社会的权利救济以司法救济为核心,而司法救济则以行为的可诉性为前提。侦查行为的可诉性,是指侦查行为的可司法审查性。其涉及对侦查行为的全面控制,包含对其实施进行预防或纠正的事前、事中和事后三方面控制。有权利即有救济的法理内涵,解决侦查纠纷的现实需求,刑事程序法定与正当程序原则,以及人权保障的司法审查原则为侦查行为的可诉性提供了正当性根据。为了建立起一种由司法权对行政权进行制约的程序控制机制,使国家的追诉权力在事先、事中或事后能够受到一个独立和中立司法机关的审查控制,需要赋予侦查行为以可诉性,并确立司法审查制度。而诉权(司法救济权)的宪法化或宪法诉权的确立,必然要求宪法诉讼制度与之对接。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56 条
[1]   刑事诉讼认识论研究中的基本范畴 [J].
韩阳 .
政法论坛, 2011, 29 (06) :181-187
[2]   行政法治理念的反思与重构——以“支撑性概念”为分析基础 [J].
江必新 .
法学, 2009, (12) :32-41
[4]   中国刑事诉讼模式的本土构建 [J].
左卫民 .
法学研究, 2009, 31 (02) :107-120
[5]   保护还是侵犯个人权利?——评周濂《现代政治的正当性基础》 [J].
王邦华 .
开放时代, 2009, (03) :152-158
[6]   民事纠纷可诉性问题研究 [J].
相庆梅 .
河北法学, 2009, 27 (03) :30-35
[7]   论刑事侦查行为的可诉性 [J].
邵俊武 .
河北法学, 2007, (10) :119-126
[8]   从治罪到维权:我国刑事诉讼构造之重构 [J].
谢佑平 ;
江涌 .
江海学刊, 2007, (03) :124-130
[9]   政治正当性的四重根 [J].
周濂 .
学海, 2007, (02) :66-72
[10]   从行政诉讼到宪法诉讼——中国法治建设的瓶颈之治 [J].
胡肖华 .
中国法学, 2007, (01) :1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