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4 条
广州金沙洲岩溶地面塌陷地质灾害成因分析
被引:24
作者:
黄健民
吕镁娜
郭宇
陈小月
机构:
[1] 广州市地质调查院
来源:
关键词:
岩溶地面塌陷;
隧道施工;
抽排地下水;
断裂构造;
塌陷成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2.26 [地面沉降];
学科分类号:
0814 ;
摘要:
广州金沙洲是岩溶地面塌陷危害较严重的地区之一,至目前已发生塌陷24个,主要集中分布在某高铁隧道两侧,与隧道垂直距离小于400m;塌陷的形成与发展与金沙洲地质环境条件脆弱、高铁隧道施工抽排地下水有很大的关系。调查表明,金沙洲北东向断裂构造发育,隐伏灰岩见洞率60%~76.9%,线岩溶率最大达52.58%,部分地段灰岩上覆土体厚度小于15m。金沙洲某高铁隧道施工期间多个时段排水强烈,排水量达2 000~3 000m3/d,导致地下水位剧烈波动,并引发了20多个岩溶地面塌陷,而在隧道施工之前及在隧道施工不抽排水的个别时段,区内均无塌陷发生。上述岩溶塌陷发育特征表明,脆弱的地质环境条件是金沙洲岩溶地面塌陷的内在因素,而高铁隧道施工抽排地下水则是岩溶地面塌陷的直接诱发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67 / 174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