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马厂箐富碱斑岩埃达克岩性质的厘定及其成矿意义

被引:29
作者
郭晓东 [1 ,2 ]
侯增谦 [3 ]
陈祥 [2 ]
王治华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
[2] 武警黄金地质研究所
[3]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富碱斑岩; 埃达克岩; 马厂箐岩体; 成矿意义; 云南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2 [侵入岩、深成岩];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马厂箐复式岩体SiO2含量变化于61.56%~71.63%,平均67.30%(≥56%);Al2O3含量变化于13.38%~17.18%,平均15.44%(≥15%);K2O含量变化于3.36%~8.92%,平均5.35%;K2O+Na2O变化于7.75%~11.55%,平均9.08%;K2O/Na2O变化于0.65~4.00,平均1.49,明显具有高钾钙碱性或钾玄岩系列特征;MgO含量变化于0.40%~4.59%,平均1.11%,在R1-R2图解中处于造山晚期和同碰撞期岩浆岩的范围内。地球化学特征显示高场强元素HFSE(Nb、Ta、Ti)相对亏损,Sr含量高(337×10-6~718×10-6),Y主要集中在6.2×10-6~15.8×10-6之间(≤18×10-6),Yb含量变化于0.20×10-6~1.63×10-6之间(≤1.9×10-6),轻重稀土元素强烈分异,且具有明显的轻稀土元素富集的特点,LREE/HREE变化于8.02~24.01,Sr/Y变化于40.5~57.4之间,平均48.2(>40),La/Yb变化于17.5~105.8之间,平均43.4(>20),Sc含量变化于2.5×10-6~7.9×10-6之间(<10×10-6);δEu变化于0.81~1.38之间,显示出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特征。马厂箐岩体属于C型埃达克岩中的钾质埃达克岩。马厂箐岩体埃达克岩性质的厘定及其与同一成矿带上的玉龙斑岩体具有相似地球化学特征和形成环境的认识,对于该区地质找矿具有一定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75 / 386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与铜、金矿化有关的富碱侵入岩矿物化学研究 [J].
毕献武 ;
胡瑞忠 ;
JEMungall ;
JJHanley ;
彭建堂 ;
吴开兴 ;
李鸿莉 .
矿物学报, 2006, (04) :377-386
[2]   印度—亚洲碰撞带东段喜马拉雅期铜—钼—金矿床Re-Os年龄及成矿作用 [J].
曾普胜 ;
侯增谦 ;
高永峰 ;
杜安道 .
地质论评, 2006, (01) :72-84
[3]   西藏冈底斯斑岩铜矿带埃达克质斑岩含矿性:源岩相变及深部过程约束 [J].
侯增谦 ;
孟祥金 ;
曲晓明 ;
高永丰 .
矿床地质, 2005, (02) :108-121
[4]   滇西马厂箐斑岩铜(钼)矿床成岩成矿时限的厘定 [J].
彭建堂 ;
毕献武 ;
胡瑞忠 ;
吴开兴 ;
桑海清 .
矿物学报, 2005, (01) :69-74
[5]   姚安和马厂箐富碱侵入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 [J].
毕献武 ;
胡瑞忠 ;
彭建堂 ;
吴开兴 ;
苏文超 ;
战新志 .
岩石学报, 2005, (01) :115-126
[6]   埃达克岩的多样性 [J].
张旗 ;
许继峰 ;
王焰 ;
肖龙 ;
刘红涛 ;
王元龙 .
地质通报, 2004, (Z2) :959-965
[7]   金沙江-红河成矿带斑岩铜钼矿的成矿集中期:Re-Os同位素定年 [J].
王登红 ;
屈文俊 ;
李志伟 ;
应汉龙 ;
陈毓川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 (04) :345-349
[8]   斑岩Cu-Mo-Au矿床:新认识与新进展 [J].
侯增谦 .
地学前缘, 2004, (01) :131-144
[9]   富钾碱性岩体形成演化对铜矿成矿制约——以马厂箐铜矿为例 [J].
梁华英 ;
谢应雯 ;
张玉泉 ;
Ian Campbell .
自然科学进展, 2004, (01) :118-122
[10]   滇西富碱斑岩型矿床岩体和矿脉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J].
刘显凡 ;
刘家铎 ;
张成江 ;
阳正熙 ;
吴德超 ;
李佑国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4, (01) :3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