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西北喀斯特峰丛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坡面产流产沙特征

被引:95
作者
陈洪松 [1 ,2 ]
杨静 [1 ,2 ,3 ]
傅伟 [2 ]
何菲 [2 ]
王克林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
[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坡地保护; 降雨产流; 土壤侵蚀; 桂西北; 喀斯特峰丛洼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1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由于缺乏长期定位观测资料,西南喀斯特山区坡地水土流失规律一直不明确,严重影响了该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和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的成效和进程。该文基于13个大型径流小区(宽20m、投影面积>1000m2)5a(2006-2010年)的定位观测资料,分析了桂西北喀斯特峰丛洼地不同利用方式坡面降雨产流规律和地表侵蚀产沙特征。结果表明:观测期内年降雨量为1300~2000mm,无论平水年还是丰水年,不同利用方式坡面次降雨径流系数<5%,地表产流很少,降雨几乎全部入渗。不同利用方式地表侵蚀产沙模数虽有较大差异,但土壤侵蚀以微度(<30t/(km2a))为主,部分甚至只有0~5t/(km2a)。植被类型、土地利用方式对坡面降雨产流的影响较小,但人为干扰会增加地表侵蚀产沙量。该文为喀斯特坡地植被恢复重建和水土流失防治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121 / 12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西南岩溶区水土流失过程及防治对策 [J].
曹建华 ;
鲁胜力 ;
杨德生 ;
蒋忠诚 ;
康志强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 2011, (02) :52-56
[2]  
桂西北喀斯特坡地土壤137Cs的剖面分布特征及其指示意义[J]. 冯腾,陈洪松,张伟,聂云鹏,王克林.应用生态学报. 2011(03)
[3]   西南喀斯特山地水土流失特点及有关石漠化的几个科学问题附视频 [J].
张信宝 ;
王世杰 ;
曹建华 ;
王克林 ;
孟天友 ;
白晓永 .
中国岩溶, 2010, (03) :274-279
[4]   峰丛洼地的坡地径流成分划分 [J].
姜光辉 ;
陈坤琨 ;
于奭 ;
彭稳 .
水文, 2009, 29 (06) :14-19
[5]   喀斯特坡地土壤流失监测结果简报 [J].
彭韬 ;
杨涛 ;
王世杰 ;
张信宝 ;
陈波 ;
汪进阳 .
地球与环境, 2009, 37 (02) :126-130
[6]   桂西北倒石堆型岩溶坡地土壤的137Cs分布特点 [J].
李豪 ;
张信宝 ;
王克林 ;
文安邦 .
水土保持学报, 2009, 23 (03) :42-47
[7]   我国西南岩溶区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研究 [J].
曹建华 ;
蒋忠诚 ;
杨德生 ;
裴建国 ;
杨慧 ;
罗为群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8, (06) :1-7+20
[8]   西南喀斯特山区土壤水分研究 [J].
陈洪松 ;
王克林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8, (06) :734-738
[9]   喀斯特坡地地表径流系数监测初报 [J].
彭韬 ;
王世杰 ;
张信宝 ;
容丽 ;
杨涛 ;
陈波 ;
汪进阳 .
地球与环境, 2008, (02) :125-129
[10]   桂西北喀斯特人为干扰区植被自然恢复22年后群落特征 [J].
曾馥平 ;
彭晚霞 ;
宋同清 ;
王克林 ;
吴海勇 ;
宋希娟 ;
曾昭霞 .
生态学报, 2007, (12) :5110-5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