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成气生成动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20
作者
彭平安
邹艳荣
傅家谟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煤; 天然气; 煤成气; 生成动力学; 进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1 [煤];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生烃动力学在煤成气藏形成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这一领域近几年的研究进展主要有:与热史结合可进行烃源灶的动态评价,描绘地质历史时期烃源灶的演化;根据煤成气碳同位素分馏动力学编制新的煤成气判识图版,这一图版包含了不同碳数烃类的动力学关系;将成分动力学与碳同位素分馏动力学结合,发展出多指标约束的煤成气生成过程研究方法;将煤成气的生成动力学与储集层的地球化学记录相结合,使之可以研究天然气的生成、运移以及改造过程。进一步分析煤成气生成定量研究存在的科学问题后认为,今后应加强低熟煤成气的生烃动力学、压力在煤生烃过程中的作用、地质催化剂和水的影响以及残留可溶有机质生气问题的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297 / 30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中国天然气地质与地球化学研究对天然气工业的重要意义 [J].
戴金星 ;
倪云燕 ;
周庆华 ;
杨春 ;
胡安平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8, (05) :513-525
[2]   原油族组分在煤中留存能力的研究 [J].
张馨 ;
邹艳荣 ;
蔡玉兰 ;
赵长毅 ;
刘金钟 .
地球化学, 2008, (03) :233-238
[3]   低熟气及我国典型低熟气田 [J].
徐永昌 ;
王志勇 ;
王晓锋 ;
郑建京 ;
杜宏宇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8, (01) :87-93
[4]   中国煤成气潜在区 [J].
戴金星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7, (06) :641-645+663
[5]  
应用包裹体信息探讨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藏的成藏后的气藏改造作用.[J].宫色;张文正;彭平安;帅燕华;戴金星;.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7, S2
[6]   中国大气田形成条件和主控因素 [J].
戴金星 ;
邹才能 ;
陶士振 ;
刘全有 ;
周庆华 ;
胡安平 ;
杨春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04) :473-484
[7]   溶胀——研究石油初次运移的新途径 [J].
蔡玉兰 ;
张馨 ;
邹艳荣 .
地球化学, 2007, (04) :351-356
[8]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气源灶评价 [J].
郑松 ;
陶伟 ;
袁玉松 ;
邹艳荣 ;
王云鹏 ;
赵长毅 ;
胡圣标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03) :440-446
[9]   中国天然气勘探及其地学理论的主要新进展 [J].
戴金星 ;
胡安平 ;
杨春 ;
周庆华 .
天然气工业, 2006, (12) :1-5+191
[10]   乙烷稳定碳同位素动力学模拟及地质应用 [J].
帅燕华 ;
邹艳荣 ;
彭平安 ;
张水昌 ;
熊永强 ;
刘金钟 .
地球化学, 2006, (02) :15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