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合作与后发国家创新主体能力演变——以中国高铁产业为例

被引:33
作者
张艺 [1 ]
陈凯华 [2 ,3 ]
朱桂龙 [4 ]
机构
[1] 广东海洋大学管理学院
[2]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3] 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4]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产学研合作; 创新能力; 巴斯德象限; 后发国家; 中国高铁;
D O I
10.16192/j.cnki.1003-2053.2018.10.020
中图分类号
F532 [中国铁路运输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82303 ; 1201 ; 0202 ;
摘要
本文以中国高铁领域的产学研合作为研究案例,试图探究学研机构与企业在参与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双方创新能力的演变过程,以揭示后发国家在技术追赶过程中创新主体创新能力的演进机理。本文发现学研机构与企业在巴斯德象限(以应用为导向的基础研究)领域加强产学研合作可以实现双方共赢。其中,产学研合作推动了企业技术能力的不断演变(技术消化吸收→技术改进优化→技术原始创新),同时也推动了学研机构学术能力的不断发展(前沿技术科学原理的追踪研究→突破性研究→引领性研究)。本文研究对后发国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尤其高端装备制造业不断发展具有一定的实践启示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896 / 1913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中国科学院产学研合作网络特征与影响 [J].
张艺 ;
陈凯华 ;
朱桂龙 .
科学学研究, 2016, 34 (03) :404-417
[2]   产学研合作国际研究的演化 [J].
朱桂龙 ;
张艺 ;
陈凯华 .
科学学研究, 2015, 33 (11) :1669-1686
[3]   后发者如何实现快速追赶?——一个二次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共演模型 [J].
吴晓波 ;
朱培忠 ;
吴东 ;
姚明明 .
科学学研究, 2013, 31 (11) :1726-1735
[4]   转型经济中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演化路径及驱动因素分析——海尔集团1984~2013年的纵向案例研究 [J].
许庆瑞 ;
吴志岩 ;
陈力田 .
管理世界, 2013, (04) :121-134+188
[5]   产学研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J].
朱桂龙 .
科学学研究, 2012, 30 (12) :1763-1764
[6]   中国区域科研合作网络结构对绩效作用效果分析——以燃料电池领域为例 [J].
刘凤朝 ;
姜滨滨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2, 33 (01) :109-115
[7]   基础研究与中国产业技术追赶——以高铁产业为案例 [J].
程鹏 ;
柳卸林 ;
陈傲 ;
何郁冰 .
管理评论, 2011, 23 (12) :46-55
[8]   基础研究是中国产业核心技术创新的源泉 [J].
柳卸林 ;
何郁冰 .
中国软科学, 2011, (04) :104-117
[9]   基于二次创新动态过程的企业网络与组织学习平衡模式演化——海天1971~2010年纵向案例研究 [J].
彭新敏 ;
吴晓波 ;
吴东 .
管理世界, 2011, (04) :138-149+166+188
[10]   大学学术团队核心能力成长的“平台—台阶”模式研究 [J].
马卫华 ;
肖丁丁 ;
许治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1, 32 (02) :146-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