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转型、“双一流”建设与高校科研评价改革——从近年来高校网络科研成果认定说起

被引:27
作者
刘小强 [1 ,2 ]
蒋喜锋 [3 ]
机构
[1] 江西师范大学科教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2] 江西师范大学教务处
[3] 江西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关键词
知识转型; 科研评价; 科研成果; 评价标准; 评价主体;
D O I
10.16298/j.cnki.1004-3667.2019.06.10
中图分类号
G644 [科学研究工作];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近年来,吉林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先后发布了网络科研成果认定办法,在科研成果的形式、评价标准和评价主体等方面"严重"突破了高校传统的科研评价办法,这在深层次上契合了当前知识转型时代科研评价改革的需要。知识转型让科研成果的形式从学术论文走向"科研产品",让科研评价标准从一元的创新性走向多元的影响力,让科研评价主体从学术同行走向广泛的社会"阅听人"。当前,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顺应知识转型的要求,高校科研评价必须改革:一是要树立"科研产品"的思维,重视非论文的其他形式的科研成果;二是要坚持服务导向,提倡多元的影响力评价标准;三是要打破单一的"同行评议",引入社会各方评价主体。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双一流”背景下区域高校系统科技创新能力:绩效评价与提升路径 [J].
黄小平 ;
刘光华 ;
刘小强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1 (06) :93-102
[2]   国外学术评价体系中的“网文”:兴起、行动与挑战 [J].
刘爱生 .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8, 39 (05) :90-98+115
[3]   荷兰科研评估的模式与特点——以《标准化评估指南(2015-2021)》为分析对象 [J].
王楠 ;
罗珺文 ;
王红燕 .
高教探索, 2018, (10) :50-55
[4]   “双一流”战略视域下一流本科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与思考 [J].
姚弋霞 ;
张文舜 ;
何久钿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1 (02) :127-133
[5]   大学科研非学术影响评价及其学术逻辑 [J].
武学超 .
中国高教研究, 2015, (11) :23-28
[6]   替代计量指标分层与聚合的理论研究 [J].
余厚强 ;
邱均平 .
图书馆杂志, 2014, (10) :13-19
[7]   知识生产模式的现代转型与大学科学研究的模式创新 [J].
李志峰 ;
高慧 ;
张忠家 .
教育研究, 2014, 35 (03) :55-63
[8]  
产业科学技术哲学[M]. 辽宁人民出版社 , 吉川弘之, 2015
[9]  
真科学[M].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 (英) 齐曼 (Ziman, 2008
[10]  
科学社会学散忆[M]. 商务印书馆 , (美)罗伯特·K.默顿(RobertK.Merton)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