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西北喀斯特峰丛洼地表层土壤养分时空分异特征

被引:56
作者
刘淑娟 [1 ,2 ,3 ]
张伟 [1 ,2 ]
王克林 [1 ,2 ]
陈洪松 [1 ,2 ]
舒世燕 [1 ,2 ,3 ]
谭卫宁 [4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
[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4] 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关键词
喀斯特峰丛洼地; 土壤养分; 植被演替; 地貌部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8 [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运用传统统计方法研究了典型喀斯特峰丛洼地4个植被演替阶段(草地、灌木林、次生林、原生林)表层(0—15 cm)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异特征,并分析其成因。结果表明:(1)不同植被演替阶段土壤养分(有机碳、全氮、碳氮比、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及pH值有明显差异(P<0.05);除全钾外,其他养分含量均随植被正向演替而增加。(2)地貌部位对养分含量的影响不尽一致:各植被演替阶段的磷、钾及原生林的碳氮均符合养分的"洼积效应",只有受人为干扰较强的草地、灌木林、次生林的碳氮养分存在随坡位升高而增加的现象。通过本研究得知,植被演替对养分积累具有积极作用;磷素(速效磷3.55—11.41 mg/kg)、钾素(速效钾64.05—105.75 mg/kg)是该区域的养分限制性因子;该区域养分的"倒置现象"并不普遍存在。
引用
收藏
页码:3036 / 304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1]  
黄土高原坡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剖面磷素分布及其有效性研究[D]. 张素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12]  
Land quality indicators: research plan[J] . J Dumanski,C Pieri.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 . 2000 (2)
[13]  
Soil in karst system. Cao J H,Yuan D X,Pan G X,et al. 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s . 2003
[14]   黄土塬区不同地形部位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J].
李志 ;
刘文兆 ;
王秋贤 .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06) :1303-1308
[15]   贵州喀斯特生态脆弱区植被退化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及生态环境评价 [J].
戴礼洪 ;
闫立金 ;
周莉 .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09) :3850-3852
[16]   山区小流域不同海拔和坡位土壤养分分布及相关性分析 [J].
郜文军 ;
王印传 ;
霍习良 ;
杨杰 .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03) :248-252
[17]   典型喀斯特峰丛洼地坡面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研究 [J].
张伟 ;
陈洪松 ;
王克林 ;
张继光 ;
侯娅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01) :68-73
[18]   广西喀斯特地区植被演替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J].
王韵 ;
王克林 ;
邹冬生 ;
李林 ;
陈志辉 .
水土保持学报, 2007, (06) :130-134
[19]   坡位对小叶杨人工林生长及土壤养分空间差异的影响 [J].
刘鑫 ;
满秀玲 ;
陈立明 ;
李文影 .
水土保持学报, 2007, (05) :76-81
[20]   农田土壤有效磷的时空变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江苏省如皋市为例 [J].
廖菁菁 ;
黄标 ;
孙维侠 ;
邹忠 ;
苏建平 ;
丁峰 ;
黄耀 .
土壤学报, 2007, (04) :62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