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泥炭地1300年来泥炭藓孢子和炭屑记录及其指示意义

被引:10
作者
赵鹏飞
李宜垠
机构
[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泥炭地; 颗粒; 炭屑; 大兴安岭; 泥炭沼泽; 指示意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4.45 [石炭纪(系)];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071012 ; 0713 ;
摘要
<正>火作为生态环境中敏感的因子越来越受到学者和公众的关注。火使植被的组成、结构、多样性及净第一性生产力(NPP)、土壤理化性质、大气成分及碳氮循环发生改变,由此形成火-植被-气候间复杂的关系,成为近年来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很多研究表明火对泥炭沼泽的影响显著,火使沼泽变干,改变局地小气候,影响沼泽的自然发育过程。大兴安岭是我国寒温带针叶林分布的主要区域,也是火险高发区,区内典型贫营养泥炭沼泽广泛发育。林火发生后,一般在泥炭沼泽边缘熄灭。但在高强度林火及特别干旱的季节,泥炭沼泽地会发生地表火甚至地下火,地表植被被焚烧,从而影响植
引用
收藏
页码:563 / 564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辽西城子山遗址夏家店下层文化期农业活动特征及环境效应 [J].
赵克良 ;
李小强 ;
周新郢 ;
孙楠 .
第四纪研究, 2011, 31 (01) :8-15
[2]   微炭屑的几种统计方法比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指示意义 [J].
李宜垠 ;
侯树芳 ;
赵鹏飞 .
第四纪研究, 2010, 30 (02) :356-363
[3]  
长白山哈泥泥炭地七种苔藓植物生态位[J]. 陈旭,卜兆君,王升忠,李鸿凯,赵红艳.应用生态学报. 2009(03)
[4]   陇东黄土高原北部全新世野火历史的木炭屑记录 [J].
谭志海 ;
黄春长 ;
庞奖励 ;
周群英 .
第四纪研究, 2008, (04) :733-738
[5]   现代植物炭屑形态的初步分析及其古环境意义 [J].
张健平 ;
吕厚远 .
第四纪研究, 2006, (05) :857-863
[6]   黄土炭屑分级统计方法及其在火演化研究中的意义 [J].
李小强 ;
周新郢 ;
尚雪 ;
John Dodson .
湖泊科学, 2006, (05) :540-544
[7]  
大兴安岭森林火灾对环境的影响与对策[M]. 科学出版社 , 赵魁义等 主编,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