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炭屑分级统计方法及其在火演化研究中的意义

被引:64
作者
李小强 [1 ]
周新郢 [1 ]
尚雪 [1 ]
John Dodson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2] Institute for Environment,Brunel University,UK
关键词
黄土; 炭屑; 分级统计方法; 火演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 [历史地质学、地层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在综合了炭屑筛选法和炭屑花粉流程分析法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从黄土、古土壤和古文化层中提取不同粒径炭屑的新途径——黄土炭屑分级统计方法,对不同粒级的炭屑进行分析和统计.筛选法提取、统计粒径在125μm 以上的炭屑颗粒,作为地方性火活动的替代指标;而用炭屑花粉流程分析方法获取粒径在125μm 以下的炭屑颗粒,作为区域性火活动的替代指标.黄土炭屑分级统计方法提高了炭屑研究的精度,丰富了黄土火演化研究的内容,是建立黄土高原火演化历史,研究植被演替和生态特征的重要途径,在认识黄土高原气候变化,探讨人类活动及其环境效应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540 / 54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运城盆地洪积扇全新世时期的野火与环境变化的初步探讨 [J].
曹艳峰 ;
黄春长 ;
庞奖励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5, (04) :692-696
[2]   东北三江平原全新世火演化及其与植被和气候的关系 [J].
李小强 ;
赵宏丽 ;
闫敏华 ;
王升忠 .
地理科学, 2005, (02) :177-182
[3]   利用炭屑显微结构复原青铜时代的植被 [J].
崔海亭 ;
李宜垠 ;
胡金明 ;
腰希申 ;
李旸 .
科学通报, 2002, (19) :1504-1507+1522
[4]   土壤中元素碳的测定与研究 [J].
周斌 ;
沈承德 ;
易惟熙 ;
孙彦敏 .
土壤与环境, 2002, (02) :133-135
[5]   鄂尔多斯东部4000余年来的环境与人地关系的初步探讨 [J].
许清海 ;
孔昭宸 ;
陈旭东 ;
阳小兰 ;
梁文栋 ;
孙黎明 .
第四纪研究, 2002, (02) :105-112
[6]   南海北部最近37ka以来天然火与气候 [J].
孙湘君 ;
李逊 ;
陈怀成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0, (02) :163-168
[7]  
A Holocene record of climate change, fire ecology and human activity from montane Flat Top Bog, Maui[J] . D. A. Burney,R. V. DeCandido,L. P. Burney,F. N. Kostel-Hughes,T. W. Stafford,H. F. James.Journal of Paleolimnology . 199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