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东部沉积物中烃类化合物的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12
作者
邬黛黛 [1 ]
吴能友 [2 ]
叶瑛 [1 ]
张平萍 [1 ]
陈雪刚 [1 ]
机构
[1]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
[2] 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南海东部; 沉积物; 有机质; 天然气水合物; 奇偶优势指数; 多环芳烃; 正构烷烃; 地球化学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采用色谱和色谱-质谱技术测定了南海东部沉积物柱样HD196A中的有机物,共检测出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烯烃、支链烷烃和多环芳烃等90多种烃类化合物。对样品柱中部的HD196A-30子样(3.40m)和近底部的HD196A-55子样(6.20m)进行了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由正构烷烃分布曲线的形状、碳数范围、主峰位置以及CPI值和OEP值等特征可见,沉积物中的有机质主要来源于陆地高等植物、海洋浮游生物藻类和细菌源共存物,并以源于陆源高等植物的有机质占优势。同时,多环芳烃中菲系列成熟度参数的分布反映了该区沉积物成熟度较高。在样品中检测到角鲨烯,表明这一地区存在生物甲烷合成和细菌作用,具有生成油气及天然气水合物可能性。从柱状样品的中部到底部,S8相对浓度的急剧增加,表示底部子样接近了硫酸盐甲烷交接带。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和分析结果表明,HD196A站位具有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气源条件和温压条件。该区已有的研究资料报道的高值异常区与本次研究站位相吻合,显示该海区具有烃渗漏来源,是海底油、气和天然气水合物勘探的有利地区。
引用
收藏
页码:516 / 521+526 +52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李雅庄煤矿煤岩中C25、C30等无环类异戊二烯烷烃的检出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J].
王万春 ;
陶明信 ;
张小军 ;
任军虎 .
沉积学报, 2006, (06) :897-900
[2]   南海深水海域近代沉积物中饱和烃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来源 [J].
林卫东 ;
周永章 ;
沈平 ;
郝银全 ;
付善明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6) :123-126+136
[3]   天然热释光技术在南海东部表层沉积物油气潜力勘查中的应用附视频 [J].
卢冰 ;
张富元 ;
章伟艳 ;
潘建明 ;
金海燕 ;
吴必豪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5, (03) :103-112
[4]   南海北部海区海底沉积物中孔隙水的Cl-和SO42-浓度异常特征及其对天然气水合物的指示意义 [J].
蒋少涌 ;
杨涛 ;
薛紫晨 ;
杨竞红 ;
凌洪飞 ;
吴能友 ;
黄永样 ;
刘坚 ;
陈道华 .
现代地质, 2005, (01) :45-54
[5]   东沙海区天然气水合物形成及分布的地质因素 [J].
吴时国 ;
张光学 ;
郭常升 ;
黄永样 ;
钟少军 .
石油学报, 2004, (04) :7-12
[6]   应用沉积物酸解烃指示南海东部油气潜力的研究 [J].
卢冰 ;
张富元 ;
章伟艳 ;
金海燕 ;
吴必豪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3, (06) :79-88
[7]   单甲基支链烷烃的单体碳同位素研究 [J].
卢鸿 ;
孙永革 ;
彭平安 .
沉积学报, 2003, (02) :360-365
[8]   南海天然气水合物成矿条件与找矿前景 [J].
祝有海 ;
张光学 ;
卢振权 ;
陈邦彦 ;
吴必豪 .
石油学报, 2001, (05) :6-10+7
[9]   南海的天然气水合物矿藏 [J].
姚伯初 .
热带海洋学报, 2001, (02) :20-28
[10]   潮汕坳陷中生界——油气勘探的新领域 [J].
郝沪军 ;
林鹤鸣 ;
杨梦雄 ;
薛怀艳 ;
陈隽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1, (03)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