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半岛尾巨桉人工林树干液流对台风天气的响应

被引:6
作者
王志超
许宇星
竹万宽
杜阿朋
机构
[1] 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开发中心广东湛江桉树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关键词
尾巨桉; 台风; 树干液流; 热扩散式探针法;
D O I
10.13275/j.cnki.lykxyj.2017.04.021
中图分类号
S792.39 [桉];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目的]为正确认识台风对桉树人工林蒸腾耗水的影响。[方法]采用热扩散茎流计对尾巨桉树干液流在台风前后进行连续监测,分析其对台风天气的响应,并同步测定林分气象条件,分析台风过程中树干液流与气象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台风当天,树干液流密度与台风登陆前后(单峰)不同,呈不规律多峰型曲线,树干日均液流密度(2.89 mL·h-1·cm-2)较台风前减少53%,夜间液流波动较大;日间最大峰值(7.76 mL·h-1·cm-2)出现在下午,峰值较台风前降低55%,树干液流日通量极显著小于台风登陆前后;台风登陆前树干液流密度峰值(17.4 mL·h-1·cm-2)及平均液流密度(6.15 mL·h-1·cm-2)分别是台风登陆过后的1.24倍和1.14倍,台风后树干液流日通量较台风前均有所下降;台风当天,影响液流的主要气象因子为风速、大气温度、空气湿度、水汽压亏缺和降雨量,液流与风速的相关系数较台风前增大52%,与降雨量的相关系数是台风前的2.6倍,与其他因子的相关系数较台风前均下降了50%左右,而台风登陆前后之间的主要影响因子差异不大。[结论]台风当天的日均液流密度、白天的平均液流密度和日通量均极显著小于台风前后,而夜间液流显著大于台风前后;台风前后的日均液流密度差异不显著,夜间液流台风前显著大于台风后;台风过程中风速成为影响液流的关键因子,与太阳辐射相关性不显著,其他影响因子与台风前后相同,但相关系数除风速和降雨量外均显著下降。
引用
收藏
页码:679 / 68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尾巨桉树干液流动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J].
王志超 ;
杜阿朋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6, 44 (05) :24-28
[2]   外来引种树种大叶相思和柠檬桉树干液流和蒸腾耗水的季节变异 [J].
孙振伟 ;
赵平 ;
牛俊峰 ;
倪广艳 ;
朱丽薇 ;
高建国 ;
赵秀华 ;
张振振 ;
周娟 .
生态学杂志, 2014, 33 (10) :2588-2595
[3]   荔枝树干液流速率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J].
凡超 ;
邱燕萍 ;
李志强 ;
李建光 ;
张邦跃 ;
袁沛元 .
生态学报, 2014, 34 (09) :2401-2410
[4]   北京山区典型树种树干液流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研究 [J].
杨芝歌 ;
史宇 ;
余新晓 ;
张艺 ;
陈杰 ;
王奇 .
水土保持研究, 2012, 19 (02) :195-200
[5]   闽东沿海防护林台风灾害的影响因子 [J].
洪奕丰 ;
王小明 ;
周本智 ;
李晓靖 ;
宋亚斌 ;
柳萍萍 .
生态学杂志, 2012, 31 (04) :781-786
[6]   福建长汀土壤严重侵蚀区马尾松树干液流对台风天气的响应 [J].
郑怀舟 ;
朱锦懋 ;
李守中 ;
魏霞 ;
袁红伟 ;
方舟易 .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1, 40 (01) :13-17
[7]  
黄土丘陵区刺槐树干液流动态分析.[J].胡伟;杜峰;徐学选;张良德;.应用生态学报.2010, 06
[8]   我国台风灾害成因分析及灾情预估 [J].
陈佩燕 ;
杨玉华 ;
雷小途 ;
钱燕珍 .
自然灾害学报, 2009, 18 (01) :64-73
[9]   达维台风对海南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群落的影响 [J].
许涵 ;
李意德 ;
骆土寿 ;
林明献 ;
陈德祥 ;
莫锦华 ;
罗文 ;
黄豪 .
植物生态学报, 2008, (06) :1323-1334
[10]   飓风和台风对沿海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J].
仝川 ;
杨玉盛 .
生态学报, 2007, (12) :5337-5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