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慈善事业的发展与转型研究

被引:21
作者
陈斌
机构
[1] 德国慕尼黑大学绍尔兄妹政治学研究所
关键词
改革开放; 慈善事业; 发展; 转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2.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慈善事业经历了从探索期、正名期、发展期到转型期的演进过程,并以慈善组织形态、参与主体和政策体系为典型标志。其中,组织形态呈现出从官办基金会出现、官方背景慈善会兴起、官民慈善组织共生到民间化演进;参与主体表现出从政府、海外、企业为主向大众化转型;政策体系体现出从限制发展、个案优待、有限支持到全面鼓励的特征演变。慈善事业的变迁是一个"合力"推动的结果:政治因素起决定作用;经济因素构成物质基础;社会因素为内生动力;文化传统影响深远;技术因素是重要推力。它们共同构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慈善事业发展与转型的动力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48 / 159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慈善“政治化”:抗战前广东仁爱善堂的创立及其活动 [J].
夏巨富 .
社会保障评论, 2018, 2 (02) :100-106
[2]   贫困治理:中国慈善组织的实践与发展 [J].
谢琼 .
社会保障评论, 2017, 1 (04) :84-95
[3]   慈善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与结构性失衡研究 [J].
杨方方 .
社会保障评论, 2017, 1 (03) :96-115
[4]   论21世纪慈善与全球共享 [J].
卢德之 .
社会保障评论, 2017, 1 (01) :94-104
[5]   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论纲 [J].
张奇林 .
社会保障评论, 2017, 1 (01) :105-113
[6]   美国个人慈善捐赠税制安排的现状、特点与启示 [J].
陶冶 ;
陈斌 .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41 (05) :32-40
[7]   慈善组织的概念界定、制度创新与实施前瞻 [J].
杨思斌 ;
李佩瑶 .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41 (05) :18-24
[8]   《慈善法》开启中国的善时代 [J].
郑功成 .
社会治理, 2016, (05) :30-36
[9]   国家在场的慈善事业:经验局限与转型进路 [J].
刘威 .
学术论坛, 2015, 38 (10) :90-96
[10]   福利慈善、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论宗教在当代中国社会中的参与需要和可能 [J].
黄剑波 .
广西民族研究, 2005, (04) :3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