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6 条
中西方人格结构差异的理论与实证分析——以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和西方五因素人格量表(NEOPI-R)为例
被引:28
作者:
王登峰
[1
]
崔红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
[2] 不详
来源:
关键词:
人格结构;
共性-特异性;
行为归类;
人格大五模型;
人格七因素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41.7 [心理测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区分中西方人格结构的共性与特异性及其性质是心理学研究中国化的重要理论问题。本文首先总结了中西方人格结构的五因素(大五)与七因素模型的建立过程及词汇学途径的内在逻辑,依据人格结构的行为归类假设,提出中西方人格结构的差异源自对行为进行归类的标准或原则的差异。其次,根据相关的实证研究结果,对中西方人格结构的"共性"与"特异性"的性质进行了分析,认为它们仅在具体行为或量表项目水平上才有区分的意义,对人格因素(维度)水平上的"共性"与"特异性"的区分是无法做到的,也是没有意义的。文中还讨论了心理学研究中国化的重要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27 / 338
页数:12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