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仙湖尖山河小流域山地典型地类非点源污染特征与分析

被引:8
作者
孙孝龙 [1 ,2 ]
蒋文举 [2 ]
王克勤 [2 ]
宋泽芬 [1 ]
陈尧 [2 ]
机构
[1] 西南林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2]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非点源污染; 土地利用类型; 山地; 流失特征;
D O I
10.13671/j.hjkxxb.2009.07.002
中图分类号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通过在尖山河小流域建立径流场,在自然降雨条件下采集水样,检测分析地表径流中各污染物的浓度,研究自然状态下和人为干扰下山地不同地类污染物的输出量,探讨高原湖泊山地非点源污染的特征与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各地类产流量的关系是坡耕地>人工林>灌草丛>次生林,各地类产沙量大小关系是坡耕地>人工林>次生林>灌草丛,产流量与降雨量相关性更为显著;次生林、坡耕地、灌草丛、人工林4种土地类型产流的总无机氮输出量平均值分别为0.94mg.m-2、19.70mg.m-2、1.74mg.m-2、17.22mg.m-2,总磷平均值分别为0.32mg.m-2、3.58mg.m-2、1.12mg.m-2、2.85mg.m-2;产沙过程中单位面积水解氮输出量平均值为0.41mg.m-2、7.17mg.m-2、0.89mg.m-2、0.23mg.m-2,速效磷平均值为0.04mg.m-2、1.14mg.m-2、0.03mg.m-2、0.02mg.m-2;产流过程中输出的污染物大于产沙过程中的输出量,尖山河小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应以控制产流污染物为主.
引用
收藏
页码:1534 / 154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我国非点源负荷研究中的问题探讨 [J].
于涛 ;
孟伟 ;
Edwin Ongley ;
郑丙辉 ;
邓义祥 .
环境科学学报, 2008, (03) :401-407
[2]   基于SLURP模型和输出系数法的三峡库区非点源氮磷负荷预测 [J].
龙天渝 ;
梁常德 ;
李继承 ;
刘腊美 .
环境科学学报, 2008, (03) :574-581
[3]   云南省抚仙湖和杞麓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水质的影响 [J].
刘阳 ;
吴钢 ;
高正文 .
生态学杂志, 2008, (03) :447-453
[4]   松花江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与评价 [J].
岳勇 ;
程红光 ;
杨胜天 ;
郝芳华 .
地理科学, 2007, (02) :231-236
[5]   官厅水库库滨带非点源污染控制效应的遥感分析 [J].
王雪蕾 ;
杨胜天 ;
智泓 ;
李茜 ;
欧阳威 .
环境科学学报, 2007, (02) :304-312
[6]   大尺度区域非点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 [J].
郝芳华 ;
杨胜天 ;
程红光 ;
步青松 ;
郑玲芳 .
环境科学学报, 2006, (03) :375-383
[7]   不同降雨条件下非点源污染氮负荷入河系数研究 [J].
程红光 ;
郝芳华 ;
任希岩 ;
杨胜天 ;
熊文 ;
雷少平 .
环境科学学报, 2006, (03) :392-397
[8]   黄河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与分析 [J].
程红光 ;
岳勇 ;
杨胜天 ;
郝芳华 ;
杨志峰 .
环境科学学报, 2006, (03) :384-391
[9]   滇池流域荒台地植被恢复工程控制面源污染生态机理 [J].
王震洪 ;
吴学灿 ;
李英南 .
环境科学, 2006, (01) :37-42
[10]   雷州半岛旱地砖红壤非点源氮、磷淋溶损失模拟研究 [J].
仓恒瑾 ;
许炼峰 ;
李志安 ;
任海 .
生态环境, 2005, (05) :715-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