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7段沟道型重力流沉积特征研究

被引:38
作者
付金华 [1 ,2 ]
罗顺社 [3 ,4 ]
牛小兵 [1 ,5 ]
吕奇奇 [3 ,4 ]
徐黎明 [1 ,5 ]
冯胜斌 [1 ,5 ]
李士祥 [1 ,5 ]
机构
[1]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
[2]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
[3] 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
[4]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5]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致密砂岩; 砂质碎屑流沉积; 浊流沉积; 沉积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致密砂岩目前已成为中国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领域。本文通过野外剖面及岩心观察、测井资料和深水重力流沉积理论对就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7段重力流沉积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发育砂质碎屑流沉积、浊流沉积及滑塌沉积3种成因类型的重力流沉积砂体。砂质碎屑流沉积由灰色、褐灰色细砂岩构成,厚度均在0.5m以上,多数大于1m,块状层理发育,具有近源分布特征;浊流沉积由灰色、深灰色粉砂岩、泥质粉砂岩构成,单层厚数度从几厘米到十几厘米,具有完整或不完整的鲍马序列,呈远源分布特征;滑塌沉积在研究区发育较少。研究区长7段重力流沉积砂体横向连通性较差,纵向连通性较好,具有带状展布的特征,为沟道型(非扇型)重力流沉积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7+1 +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重力流沉积特征及其模式 [J].
廖纪佳 ;
朱筱敏 ;
邓秀芹 ;
孙勃 ;
惠潇 .
地学前缘, 2013, 20 (02) :29-39
[2]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砂质碎屑流沉积特征及其油气勘探意义 [J].
陈飞 ;
胡光义 ;
孙立春 ;
樊太亮 ;
高志前 ;
于喜通 ;
庞正炼 .
沉积学报, 2012, 30 (06) :1042-1052
[3]   鄂尔多斯盆地中及上三叠统延长组沉积相与油气勘探的突破 [J].
邓秀芹 ;
付金华 ;
姚泾利 ;
庞锦莲 ;
孙勃 .
古地理学报, 2011, 13 (04) :443-455
[4]   深水块状砂岩沉积特征及其成因机制探讨:以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上三叠统长6油层组为例 [J].
袁珍 ;
李文厚 ;
范萌萌 ;
冯娟萍 ;
郭懿萱 .
地质科技情报, 2011, 30 (04) :43-49
[5]   尼日尔三角洲下陆坡限定性重力流沉积过程及响应 [J].
李磊 ;
王英民 ;
张莲美 ;
黄志超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0, 40 (11) :1591-1597
[6]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3种沉积物重力流及其含油气性 [J].
李相博 ;
陈启林 ;
刘化清 ;
完颜容 ;
慕敬魁 ;
廖建波 ;
魏立花 .
岩性油气藏, 2010, 22 (03) :16-21
[7]   大型坳陷湖盆沉积坡折带特征及其对砂体与油气的控制作用——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为例 [J].
李相博 ;
刘化清 ;
陈启林 ;
完颜容 ;
魏立花 ;
冯明 ;
廖建波 ;
马玉虎 .
沉积学报, 2010, 28 (04) :717-729
[8]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沉积体系特征及演化 [J].
蔺宏斌 ;
侯明才 ;
陈洪德 ;
董桂玉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5 (06) :674-680
[9]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长6和长7油层浊流事件的沉积特征及发育模式 [J].
赵俊兴 ;
李凤杰 ;
申晓莉 ;
罗媛 ;
付伟 .
石油学报, 2008, (03) :389-394
[10]   海南福山凹陷古近系流沙港组重力流沉积研究 [J].
罗进雄 ;
何幼斌 ;
高振中 ;
罗顺社 ;
于晓闯 .
海洋石油, 2007, (03) :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