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7 条
北美典型克拉通盆地页岩气成藏特征、模式及启示
被引:32
作者:

杨振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化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

韩志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化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

李志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化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

聂海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化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
机构:
[1] 中国石化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来源:
关键词:
成藏模式;
热成因气;
生物成因气;
页岩气;
克拉通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北美含页岩气克拉通盆地主要以密执安盆地、伊利诺斯盆地和德拉华盆地为代表。对上述盆地的岩性特征、有机质类型、生气方式、埋深、热成熟度、吸附气含量、裂缝对页岩气成藏的作用进行了探讨,梳理了北美克拉通盆地页岩气的两种成藏模式,分别以密执安盆地Antrim页岩气成藏模式(A型模式)和德拉华盆地Barnett页岩气成藏模式(B型模式)为代表。A型模式主要特征为:从盆地周缘较浅至较深部位赋存着具有生物成因和热成因的"二元"成因结构的天然气,依次从生物气过渡到混合气,最后为热成因气。B型模式主要特征为:页岩气生气方式为热成因天然气"原地"生成聚集,在不同成熟度的区域,产出不同热成因类型的天然气。结合我国克拉通盆地油气地质特征认为,德拉华盆地Barnett页岩气成藏模式(B型模式)对我国页岩气勘探更有意义,密执安盆地Antrim页岩气成藏模式(A型模式)对我国页岩气勘探的意义不能忽视。
引用
收藏
页码:463 / 47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四川盆地及其周缘上奥陶统—下志留统页岩气聚集条件
[J].
聂海宽
;
张金川
;
包书景
;
边瑞康
;
宋晓蛟
;
刘建斌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2, 33 (03)
:335-345

聂海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张金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包书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边瑞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宋晓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陕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综合物探大队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刘建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国际钻井公司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上扬子地区志留系龙马溪组富有机质泥岩储层特征
[J].
刘伟
;
余谦
;
闫剑飞
;
门玉澎
;
张海全
;
吴剑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2, 33 (03)
:346-352

刘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余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闫剑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门玉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张海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吴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3]
四川盆地南江杨坝地区下寒武统烃源岩形成的地球生物学条件
[J].
曹婷婷
;
徐思煌
;
王约
;
周炼
;
吴夏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1, 32 (01)
:11-16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徐思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王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吴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
页岩气藏分布地质规律与特征
[J].
聂海宽
;
张金川
.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41 (02)
:700-708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金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育部海相储层演化与油气富集机理重点实验室
[5]
我国页岩气富集类型及资源特点
[J].
张金川
;
姜生玲
;
唐玄
;
张培先
;
唐颖
;
荆铁亚
.
天然气工业,
2009, 29 (12)
:109-114+151

张金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教育部“海相储层演化与油气富集机理”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唐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教育部“海相储层演化与油气富集机理”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张培先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教育部“海相储层演化与油气富集机理”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唐颖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教育部“海相储层演化与油气富集机理”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荆铁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教育部“海相储层演化与油气富集机理”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6]
页岩气成藏条件及我国黔南坳陷页岩气勘探前景浅析
[J].
杨振恒
;
李志明
;
沈宝剑
;
韩志艳
.
中国石油勘探,
2009, 14 (03)
:24-28+2

杨振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

李志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

沈宝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

韩志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
[7]
鄂尔多斯古陆核内部中生代晚期火山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J].
郑翻身
;
康屹青
;
康红在
;
张凤禹
;
狄永军
.
地质力学学报,
2009, 15 (01)
:69-76

郑翻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康屹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康红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张凤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内蒙古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狄永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8]
川西色达早侏罗世郎木寺组火山岩特征及构造意义
[J].
曾宜君
;
黄思静
;
熊昌利
;
冯文立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6 (01)
:78-86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黄思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熊昌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地质调查院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9]
四川盆地东南部海相层系优质烃源层评价——以丁山1井为例
[J].
付小东
;
秦建中
;
腾格尔
.
石油实验地质,
2008, 30 (06)
:621-628+642

付小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

秦建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

腾格尔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
[10]
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火山物质对油气成藏条件的影响
[J].
左智峰
;
戚颖
;
葛小瑞
;
郭西峰
;
杨友运
;
赵俊兴
.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3)
:12-15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友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安石油大学油气资源学院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赵俊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