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不同蓄水阶段澎溪河CO2通量的初步研究

被引:2
作者
李哲 [1 ]
白镭 [1 ,2 ]
郭劲松 [1 ]
蒋滔 [1 ]
孙志禹 [3 ]
陈永柏 [3 ]
机构
[1] 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
[2] 四川省建筑设计院
[3]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
关键词
三峡水库; 水库蓄水阶段; CO2分压; 扩散通量; 水生生态系统;
D O I
10.14042/j.cnki.32.1309.2012.06.012
中图分类号
X131.2 [水污染化学];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为掌握不同蓄水阶段温室气体通量强度,揭示水生生态系统在水库蓄水后的重建过程,选择2004年(蓄水后第1年)、2008年(蓄水后第5年)为典型年,结合同期主要环境参量,比较研究了三峡典型支流澎溪河回水区水柱表层CO2分压p(CO2)及其扩散通量FCO2特征。研究发现,2004年澎溪河双江大桥处水柱表层p(CO2)、FCO2年均值分别为(101.9±7.5)Pa、(13.99±1.58)mmol/(m2.d),2008年相应为(129.1±16.4)Pa、(19.92±3.55)mmol/(m2.d)。水位上升淹没土地带来更多有机质降解,可能引起了p(CO2)和FCO2的总体升高;蓄水过程水域生态系统逐渐完善,浮游植物生长对p(CO2)和FCO2的影响逐渐显现。
引用
收藏
页码:851 / 86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三峡水库澎溪河春季水华期p(CO)及影响因素分析 [J].
郭劲松 ;
蒋滔 ;
李哲 ;
陈永柏 ;
孙志禹 .
水科学进展, 2011, 22 (06) :829-838
[2]   水库水气界面温室气体通量监测方法综述 [J].
赵炎 ;
曾源 ;
吴炳方 ;
陈永柏 ;
王强 ;
袁超 .
水科学进展, 2011, 22 (01) :135-146
[3]   黄河中游水文变化趋势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J].
张建云 ;
王国庆 ;
贺瑞敏 ;
刘翠善 .
水科学进展, 2009, 20 (02) :153-158
[4]   气候变化对大型水利工程的影响 [J].
贺瑞敏 ;
王国庆 ;
张建云 ;
刘九夫 .
中国水利, 2008, (02) :52-54+46
[5]   红枫湖夏季分层期间pCO分布规律的研究 [J].
吕迎春 ;
刘丛强 ;
王仕禄 ;
徐刚 .
水科学进展, 2008, (01) :106-110
[6]   贵州喀斯特水库红枫湖、百花湖p(CO)季节变化研究 [J].
吕迎春 ;
刘丛强 ;
王仕禄 ;
徐刚 ;
刘芳 .
环境科学, 2007, (12) :2674-2681
[7]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from hydroelectric reservoirs in tropical regions [J].
Rosa, LP ;
dos Santos, MA ;
Matvienko, B ;
dos Santos, EO ;
Sikar, E .
CLIMATIC CHANGE, 2004, 66 (1-2) :9-21
[8]   Sources of carbon dioxide supersaturation in clearwater and humic lakes in northern Sweden [J].
Jonsson, A ;
Karlsson, J ;
Jansson, M .
ECOSYSTEMS, 2003, 6 (03) :224-235
[9]   Gas transfer velocities measured at low wind speed over a lake [J].
Crusius, J ;
Wanninkhof, R .
LIMNOLOGY AND OCEANOGRAPHY, 2003, 48 (03) :1010-1017
[10]   Linking planktonic biomass and metabolism to net gas fluxes in northern temperate lakes [J].
Del Giorgio, PA ;
Cole, JJ ;
Caraco, NF ;
Peters, RH .
ECOLOGY, 1999, 80 (04) :1422-1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