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8 条
基于3种不同土壤粒径分级制度的毛乌素沙地樟子松林地土壤体积分形维数差异研究
被引:13
作者:
邓继峰
[1
,2
]
丁国栋
[3
]
李景浩
[1
]
邓舸
[1
]
张若菡
[4
]
周永斌
[1
,2
]
殷有
[1
,2
]
机构:
[1] 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
[2] 辽宁辽河平原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3]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4] 东京农业大学研究生院
来源:
关键词:
粒径分级;
沙地樟子松;
体积分形维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4 [森林土壤学];
S791.253 [樟子松];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基于中国制、美国制和国际制3种不同土壤粒级分级方法对沙地樟子松林地土壤体积分形维数进行计算,以揭示不同粒径分级制度对樟子松林下土壤体积分形维数测定的影响,并探讨各粒径分级制度内在的联系。粒径组成及土壤体积分形维数分析、计算采用激光衍射技术方法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樟子松林地土壤颗粒组成以砂粒为主,占总体积的75%左右、粉粒其次,占总体积的15%左右、粘粒含量相对较少,占总体积的3%左右;2)土壤体积分形维数排序为中国制(DCHN)>国际制(DINT)>美国制(DUS);3)DCHN、DINT和DUS与土壤粘粒和砂粒含量呈显著相关(P<0.05),但是与土壤粉粒含量相关性较差(P>0.05);4)DCHN、DINT和DUS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且线性回归方程可实现三者之间的转化。综合分析3种土壤粒级分级方法均能有效反映土壤颗粒分布信息,且相较于DCHN和DINT,DUS与土壤颗粒含量的相关性较好,粒径范围较宽阔,D值差异较大,实用性较好,是计算樟子松林地土壤体积分形维数的较优选择。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0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