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场域中生活世界的误读与重释——兼论胡塞尔与海德格尔生活世界的异同

被引:5
作者
杨柳玉
机构
[1]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学院
关键词
教育; 生活世界; 境域; 可能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0 [教育学];
学科分类号
040101 ; 120403 ;
摘要
教育场域中对生活世界的"顾名思义"式的迁移遮蔽其境域特征和本真意蕴。生活世界的"世俗化""理念化"和"实体化"误读造成教育沉沦于平均化状态和二律背反的思维桎梏,从而陷入虚浮无据和庸常境地。从胡塞尔的意向还原到海德格尔的存在之途,生活世界是以人的生活为轴心的意义世界,是人寓于其中的"混沌"世界,生活境域和边缘境域,启示教育对于人的原初生存境域、纯粹生命本真和可能性的珍视。
引用
收藏
页码:3 / 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教育中的生活世界:从“回归”到“超越” [J].
周序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5, (03) :19-26+64
[2]   海德格尔的形式显示方法和《存在与时间》 [J].
张祥龙 .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2014, (01) :40-61+158
[3]   返回生活世界教育学:教育何以面对个体生命成长的复杂性 [J].
刘铁芳 .
教育研究, 2012, 33 (01) :46-52+68
[4]   “有”拒斥“无”和“有”生于“无”——海德格尔论科学中“有”和“无”的问题 [J].
王颖斌 ;
毛建儒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1, 27 (02) :121-126
[5]   对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理念的反思 [J].
李菲 .
教育科学研究, 2010, (10) :14-18
[6]   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研究述评 [J].
王声平 .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29 (01) :128-133
[7]   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本方式 [J].
晏辉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6, (01) :1-7
[8]  
存在与时间.[M].海格尔.商务印书馆.2018,
[9]  
存在论.[M].海格尔.商务印书馆.2016,
[10]  
回到海德格尔.[M].张一兵.商务印书馆.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