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地块古元古代陆壳再造:锆石微量元素与U-Pb和Lu-Hf同位素证据

被引:21
作者
刘锐 [1 ]
周汉文 [1 ]
张利 [1 ,2 ]
钟增球 [1 ]
曾雯 [1 ]
向华 [1 ]
靳松 [1 ]
吕新前 [3 ]
李春忠 [3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3] 浙江省第七地质大队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Hf同位素; 古元古代; 陆壳再造; 浙西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 [同位素地质学与地质年代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应用LA-ICPMS锆石U-Pb微区定年和锆石微量元素及Hf同位素分析方法,对浙西南景宁三枝树片麻状花岗岩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花岗岩中几乎所有的锆石都显示典型的韵律振荡环带,Th/U比值较高(均大于0.1),锆石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呈左倾型,并显示明显的正Ce异常和负Eu异常,表明这些锆石为岩浆成因.锆石U-Pb定年得到花岗岩的成岩年龄为(1860±13)Ma(MSWD=0.084),锆石εHf(1860)值均为较低的负值(?15.6?10.0),二阶段Hf模式年龄TDM2为3.1~3.4Ga,指示三枝树片麻状花岗岩为古-中太古代陆壳再造的产物.主量和微量元素研究表明,三枝树花岗岩为准铝质高钾钙碱性花岗岩,具典型的铝质A型花岗岩特征,形成于造山后的伸展拉张环境.华夏地块古元古代陆壳再造事件(1.86Ga)很可能记录了Columbia超大陆聚合向裂解转折的信息.
引用
收藏
页码:906 / 917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45 条
[1]   闽西北加里东期混合岩及花岗岩的成因:同变形地壳深熔作用 [J].
刘锐 ;
张利 ;
周汉文 ;
钟增球 ;
曾雯 ;
向华 ;
靳松 ;
吕新前 ;
李春忠 .
岩石学报, 2008, 24 (06) :1205-1222
[2]   浙西南淡竹花岗闪长岩中锆石的成因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J].
汪相 ;
陈洁 ;
罗丹 .
地质论评, 2008, (03) :387-398
[3]   浙西南变质基底基性-超基性变质岩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研究:华夏地块变质基底对华南印支期造山的响应 [J].
向华 ;
张利 ;
周汉文 ;
钟增球 ;
曾雯 ;
刘锐 ;
靳松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8, (04) :401-413
[4]   华夏地块古元古代基底的加里东期再造: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和微量元素制约 [J].
曾雯 ;
张利 ;
周汉文 ;
钟增球 ;
向华 ;
刘锐 ;
靳松 ;
吕新前 ;
李春忠 .
科学通报, 2008, (03) :335-344
[5]   华北克拉通古元古代构造事件 [J].
翟明国 ;
彭澎 .
岩石学报, 2007, (11) :2665-2682
[6]   华北陆块南部元古宙熊耳群火山岩的成因与构造环境:事实与争议 [J].
赵太平 ;
徐勇航 ;
翟明国 .
高校地质学报, 2007, (02) :191-206
[7]   山西吕梁地区古元古界小两岭组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J].
徐勇航 ;
赵太平 ;
彭澎 ;
翟明国 ;
漆亮 ;
罗彦 .
岩石学报, 2007, (05) :1123-1132
[8]   华夏地块古老物质的发现和前寒武纪地壳的形成 [J].
于津海 ;
YSOReilly ;
王丽娟 ;
WLGriffin ;
蒋少涌 ;
王汝成 ;
徐夕生 .
科学通报 , 2007, (01) :11-18
[9]   华南前寒武纪大陆地壳的形成和演化 [J].
郑永飞 ;
张少兵 .
科学通报, 2007, (01) :1-10
[10]   华夏地块:一个由古老物质组成的年轻陆块 [J].
于津海 ;
魏震洋 ;
王丽娟 ;
舒良树 ;
孙涛 .
高校地质学报, 2006, (04) :440-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