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拉苏盐下深层大气田形成机制与富集规律

被引:160
作者
王招明
机构
[1]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
关键词
深层天然气; 克深气田; 煤成气; 成藏机制; 克拉苏构造带; 库车坳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库车坳陷具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继克拉2大气田发现后,近年来在克拉苏断裂下盘克深区带发现了大北、克深等大型气田。以克深、大北大气田为例,详细论述了克拉苏盐下深层大气田的形成机制与富集规律,认为侏罗系—三叠系煤系烃源岩5Ma以来生气强度和生气速率达到极大值[高达(160~320)×108 m3/km2和15~20mg/(gTOC·Ma)],为高效气源灶。克拉苏冲断带叠置在供烃中心之上,充足的气源是大北—克深气田天然气富集的物质基础。区域性巨厚膏盐岩盖层限制构造冲断突破、有效保护储层、高效保存油气,是盐下油气富集的重要保证。克深—大北分层滑脱收缩变形,盐下冲断叠瓦构造成排成带,广泛分布的低孔砂岩储层,为天然气富集提供了有利空间。克深—大北地区盐下深层构造的形成与区域构造挤压关系密切,主要是晚喜马拉雅期强烈冲断挤压形成,上新世—第四纪是克拉苏构造带形成的主要时期,主体构造基本都是在库车组中晚期定型;而生烃史研究也表明烃源岩主要生气期在库车组沉积以来,主生气期与构造定型期的良好匹配决定了克拉苏冲断带盐下晚期高效成藏,是该区深层形成大气田的重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153 / 166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47 条
[1]   库车克拉2气田多期油气充注的古流体证据 [J].
鲁雪松 ;
刘可禹 ;
卓勤功 ;
赵孟军 ;
柳少波 ;
方世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2, 39 (05) :537-544
[2]   塔里木盆地迪那2大型凝析气田的地质特征及其成藏机制 [J].
朱光有 ;
杨海军 ;
张斌 ;
苏劲 ;
陈玲 ;
卢玉红 ;
刘星旺 .
岩石学报, 2012, 28 (08) :2479-2492
[3]   库车坳陷中、下侏罗统煤系烃源岩排烃特征及资源潜力评价 [J].
郭继刚 ;
庞雄奇 ;
刘丹丹 ;
姜振学 ;
姜福杰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2, 23 (02) :327-334
[4]   构造裂缝发育型砂岩储层定量评价方法及应用——以库车前陆盆地白垩系为例 [J].
张惠良 ;
张荣虎 ;
杨海军 ;
姚根顺 ;
马玉杰 .
岩石学报, 2012, 28 (03) :827-835
[5]   塔里木盆地煤成气勘探潜力分析 [J].
吴小奇 ;
廖凤蓉 ;
黄士鹏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1, 22 (06) :975-981
[6]   库车前陆盆地大北地区储层沥青与油气运聚关系 [J].
卓勤功 ;
赵孟军 ;
谢会文 ;
方世虎 ;
李梅 .
石油实验地质, 2011, 33 (02) :193-196
[7]   沉积、成岩、构造一体化孔隙度预测模型 [J].
张荣虎 ;
姚根顺 ;
寿建峰 ;
张惠良 ;
田继强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1, 38 (02) :145-151
[8]   中国天然气勘探开发60年的重大进展 [J].
戴金星 ;
黄士鹏 ;
刘岩 ;
廖凤蓉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0, 31 (06) :689-698
[9]  
Different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Histories in the Kelasu-Yiqikelike Structural Belt of the Kuqa Foreland Basin[J]. WANG Zhaoming~1 and LONG Huashan~(2,3,*) 1 Petro-China Tarim Oilfield Company,Korla,Xinjiang 841000,China 2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etroleum Resource and Prospecting,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 Beijing 102249,China 3 College of Geosciences,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Beijing 102249,China.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2010(05)
[10]   中国深层油气成藏条件与勘探潜力 [J].
朱光有 ;
张水昌 .
石油学报, 2009, 30 (06) :793-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