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然气勘探开发60年的重大进展

被引:42
作者
戴金星 [1 ,2 ,3 ]
黄士鹏 [1 ]
刘岩 [3 ]
廖凤蓉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有机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煤成气; 勘探开发; 天然气;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6.2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1949年到2009年60年来中国天然气探明储量和产量增长情况的分析,总结了煤成气理论的意义和勘探成就,梳理了大气田的勘探开发成果和意义。研究认为60年以来,中国天然气勘探开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储量上从贫气国跃为世界前列国。1949年中国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只有3.85×108m3,2009年超过了7×1012m3。2)天然气年产量跃为世界第七。1949年中国天然气产量只有1117×104m3,2009年则达852×108m3。3)煤成气理论推进了中国天然气勘探开发的快速发展。1979年中国煤成气理论的出现,开辟了天然气勘探的一个新领域,使指导天然气勘探理论从"一元论"发展为"二元论"。4)勘探开发大气田是快速发展中国天然气工业的重要途径。至2009年底中国共发现44个大气田,大气田总储量占全国的80.5%,天然气年产量占全国的66.4%。60年间中国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取得了重大成就。
引用
收藏
页码:689 / 69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4 条
[1]   中国油气地质新理论的建立 [J].
康玉柱 .
地质学报, 2010, 84 (09) :1231-1274
[2]   四川盆地须家河组煤系烷烃气碳同位素特征及气源对比意义 [J].
戴金星 ;
倪云燕 ;
邹才能 ;
陶士振 ;
胡国艺 ;
胡安平 ;
杨春 ;
陶小晚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9, 30 (05) :519-529
[3]   科技攻关与中国天然气工业发展——煤成气理论研究30周年感言 [J].
石宝珩 ;
薛超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9, 36 (03) :257-263
[4]   中国煤成气理论发展及其在天然气工业发展中的地位 [J].
赵文智 ;
王红军 ;
钱凯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9, 36 (03) :280-289
[5]   中国煤成气研究30年来勘探的重大进展 [J].
戴金星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9, 36 (03) :264-279
[6]   中国天然气储产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 [J].
王庭斌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9, 36 (03) :290-296
[7]   中国大中型油气田的结构及分布规律 [J].
金之钧 ;
本刊编辑部 .
新疆石油地质, 2008, (03) :385-388
[8]  
中国沉积盆地大中型气田分布与天然气成因.[J].张水昌;朱光有;.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7, S2
[9]  
中国大气区和大气田的地质特征.[J].邹才能;陶士振;.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7, S2
[10]   四川盆地普光超大型气田的形成机制 [J].
马永生 .
石油学报, 2007, (02) :9-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