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农村基本建制单位的选择与逻辑

被引:3
作者
胡平江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70年; 基层治理; 建制单位; 选择逻辑;
D O I
10.14137/j.cnki.issn1003-5281.2019.05.005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农村基本建制单位历经多次变迁,且至今仍然存在合并、下沉等方向截然相反的改革,引发了巨大争议。从理论上看,基本建制单位的形式取决于单位需求和治理成本的二元函数。一方面,国家权力和社会权力分别催生了多层级、多类型的单位需求;另一方面,单位类型和层级的增加导致治理成本增加,并最终抑制单位的扩张。当前,我国农村基本建制单位偏向于国家权力主导而忽视了社会权力的作用,导致单位类型单一。在治理成本的考量下,我国农村形成了"村实组虚"的单一层级建制单位形态,难以满足社会治理多样化的需求。进入新时代,国家与社会的治理供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基本建制单位不仅应当在纵向上扩展层级,而且应当在横向上丰富类型。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便于自治:探索村民自治基本单元的组织基础 [J].
胡平江 ;
刘思 .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0 (02) :23-28
[2]   祖赋人权:源于血缘理性的本体建构原则 [J].
徐勇 .
中国社会科学, 2018, (01) :114-135+206
[3]   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村民自治体适度下沉 [J].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课题组 ;
李周 ;
党国英 .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5, (07) :10-15
[4]   找回自治:对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的探索 [J].
徐勇 ;
赵德健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 53 (04) :1-8
[5]   论探索不同情况下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 [J].
唐鸣 ;
陈荣卓 .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2014, (02) :35-43
[6]  
自然村设置村委会切莫一哄而上.[J].郑铨史;.乡镇论坛.2014, 07
[7]   撤乡并镇合村对村级党组织建设的影响及对策 [J].
王久高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9, (02) :27-29
[8]   扩乡并村:农村机构改革的必然选择 [J].
陈前金 .
地方政府管理, 2000, (03) :37-38
[9]  
告别理想.[M].张乐天;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10]  
三民主义.[M].孙中山; 著.中国长安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