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江下游地区人类活动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被引:19
作者
李冰
唐亚
机构
[1]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 长江上游; 生态恢复工程; 政策;
D O I
10.16089/j.cnki.1008-2786.2012.03.004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土壤侵蚀发生发展过程受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共同作用。社会经济因素通过驱动人类活动间接作用于侵蚀过程,已成为土壤侵蚀的主要因素。作为长江流域土壤侵蚀最为严重的地区,金沙江下游独特的自然环境条件是造成其土壤侵蚀严重的基本条件,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剧了这一过程。通过分析金沙江下游地区植被破坏、农业耕作、工程建设这三方面的人类活动对该地区的土壤侵蚀的影响,以及针对不合理人类活动所实施的恢复措施和政策,总结目前对人类活动影响土壤侵蚀过程认识的局限以及未来研究的方向。分析认为,争取认识金沙江下游干热气候的形成机制以及对人工生态系统的全面、系统、宏观评价,是建立正确的植被恢复策略的知识基础;农业耕作方面则应转换目前的研究重心,不应把过多精力集中在技术的改进和创新上,对于政策和市场经济对当地农民行为的驱动作用应予以相当的重视,并寻求改变山区农民顺坡陡坡耕作习惯的新思路和新方法;而工程建设方面则应加强监测与基础研究,特别是公路建设引发的土壤侵蚀情况。
引用
收藏
页码:299 / 30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48 条
[1]   影响土壤侵蚀的社会经济因素研究进展 [J].
王红兵 ;
许炯心 ;
颜明 .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30 (03) :268-274
[2]   长江上游陡坡耕地“大横坡+小顺坡”耕作模式 [J].
严冬春 ;
龙翼 ;
史忠林 .
中国水土保持, 2010, (10) :8-9
[3]   梯田与植物篱的结构、功能与适用性附视频 [J].
张信宝 ;
周萍 ;
严冬春 .
中国水土保持, 2010, (10) :16-17
[4]   降水特征与农作处理对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动态研究 [J].
邱学礼 ;
段宗颜 ;
胡万里 ;
付斌 .
水土保持学报 , 2010, (01) :82-85
[5]   潜在泥石流的界定与判识——以金沙江流域溪洛渡库区为例 [J].
庄建琦 ;
裴来政 ;
丁明涛 ;
陈兴长 .
灾害学, 2009, 24 (04) :1-5+10
[6]   金沙江干热河谷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生态功能评价——以元谋小流域典型模式为例 [J].
纪中华 ;
方海东 ;
杨艳鲜 ;
潘志贤 ;
沙毓沧 .
生态环境学报, 2009, 18 (04) :1383-1389
[7]   极端强降水变化与泥石流侵蚀输沙特征相关性分析——以长江上游小江流域蒋家沟泥石流为例 [J].
王裕宜 ;
詹钱登 ;
田冰 ;
洪勇 ;
邹仁元 .
水土保持通报, 2009, 29 (03) :165-169
[8]   乌东德库区泥石流灾害的成因及特征分析附视频 [J].
李逵 ;
潘伟 ;
吴吉民 ;
谭建民 .
华南地质与矿产, 2008, (04) :64-69
[9]   金沙江干热河谷侵蚀陡坡植被恢复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J].
聂小军 ;
张建辉 ;
刘刚才 ;
南岭 ;
苏正安 .
生态环境, 2008, (04) :1636-1640
[10]  
Reforestation Programs in Southwest China:Reported Success,Observed Failure, and the Reasons Why[J]. Christine Jane Trac,Stevan Harrell,Thomas M. Hinckley,Amanda C. Henck.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