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层犯罪论及其实践展开

被引:34
作者
周光权
机构
[1] 清华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三阶层论; 四要件说; 违法; 责任; 司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1 [总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如果单纯看结局,三阶层犯罪论和犯罪构成四要件说对大量案件的处理都是相同的。但是,对某些疑难案件的定性,按照四要件说得出不当结论的可能性增大,且其无法体系性地解决好共犯论、刑罚论的相关问题,在方法论上存在不足,因此实务上必须采用阶层论。三阶层和二阶层的差别仅仅在假想防卫、假想避险的处理上具有教义学意义,对实践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但是,采用三阶层论在我国当下具有刑事政策上的意义,有助于贯彻罪刑法定原则。实务上将三阶层论作为分析工具,并不意味着必须使用其术语,只要在处理案件时先审查犯罪客观要件等违法要件,再判断责任要件;先对犯罪的一般条件进行分析,再例外地考虑违法阻却事由和责任阻却事由,确保一般判断、事实判断、违法判断在前,例外判断、规范判断、责任判断在后,就是坚持了阶层论。阶层论不仅科学合理,而且简便易学,实务上没有理由排斥阶层犯罪论。
引用
收藏
页码:84 / 104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37 条
[1]   犯罪构成要件理论的论争及其长远影响 [J].
周光权 .
政治与法律, 2017, (03) :17-34
[2]   犯罪的价值判断与行为的归罪模式 [J].
彭文华 .
法学, 2016, (08) :49-57
[3]   刑法方法论与司法逻辑 [J].
周光权 .
现代法学, 2012, 34 (05) :18-30
[4]   犯罪构成理论的当下图景与可能走向——21世纪第一个十年犯罪构成理论研究的初步考察 [J].
王勇 ;
金圣春 .
当代法学, 2011, 25 (05) :65-75
[5]   复杂疑难案件下犯罪构成理论的优劣对决——犯罪构成四要件说与德日犯罪三阶层论的对决 [J].
欧锦雄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1, (03) :11-18
[6]   关于中国刑法学犯罪构成理论的思考 [J].
高铭暄 .
法学, 2010, (02) :56-61
[7]   犯罪构成论:从四要件到三阶层一个学术史的考察 [J].
陈兴良 .
中外法学, 2010, 22 (01) :49-69
[8]   构建犯罪论体系的方法论 [J].
张明楷 .
中外法学, 2010, 22 (01) :32-48
[9]   论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的合理性暨对中国刑法学体系的坚持 [J].
高铭暄 .
中国法学, 2009, (02) :5-11
[10]   主客观相统一原则:价值论与方法论的双重清理 [J].
陈兴良 .
法学研究, 2007, (05) :104-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