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地区晚熟粳稻杂种优势及其亲本配合力分析

被引:15
作者
金伟栋
张旺
洪德林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2] 苏州市吴中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杂交晚粳; 杂种优势; 配合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2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用7个BT型晚粳不育系和7个粳稻恢复系按NCⅡ交配设计配成49个杂交组合,研究10个重要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及亲本的配合力。结果表明,各性状的优势有正有负,其中每穗总粒数的优势最为明显,竞争优势和超高亲优势平均值分别为22.6%和8.6%;产量性状的超高亲优势最大,平均值为9.5%,变幅为-38.0%43.9%,竞争优势平均值变幅为-54.8%10.3%。在产量性状上配合力较优的不育系有852-77A、后36A和9522A,恢复系有161-10、3402、HP121,优良组合有9522A/161-10、9522A/C166、852-77A/3402。
引用
收藏
页码:94 / 10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