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营养通道模型的淀山湖生态系统结构与能量流动特征

被引:16
作者
冯德祥 [1 ]
陈亮 [1 ]
李云凯 [2 ]
禹娜 [1 ]
陈立侨 [1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关键词
淀山湖; 营养通道模型; 幼态化生态系统; 食物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31.3 [渔业环境];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根据2008-2009年间对淀山湖湖区水生生物资源调查的结果,运用Ecopath with Ecosim 6.1软件构建了淀山湖生态系统的营养通道模型,初步分析了淀山湖水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特征。模型中涉及水鸟、鱼类、虾类、软体动物、底栖动物、浮游动物、浮游植物、碎屑等21个功能组分,基本涵盖了淀山湖生态系统的主要能量流动过程,分析结果表明,淀山湖生态系统总流量为4 098.50 t·km-2.a-1。从混合营养效应分析来看,渔业捕捞会对该生态系统的鱼类功能组产生负效应。生态网络分析显示,淀山湖生态系统各功能组的营养级范围为1~3.92,水鸟占据了营养层的最高层。系统的能量流动主要有5级,各营养级之间平均能量转换效率为11.7%。淀山湖生态系统的整体再循环率较低,能量利用效率有待改善和提高。生态系统参数:系统初级生产力/总呼吸量(TPP/TR)、连接指数CI和能量循环指数FCI分别为2.80、0.19和0.0189,表明淀山湖生态系统目前仍然处于幼态化生态系统状态。
引用
收藏
页码:867 / 87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千岛湖保水渔业及其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D].刘其根.华东师范大学.2005, 05
[2]  
太湖渔业和环境的生态系统模型研究.[D].宋兵.华东师范大学.2004, 04
[3]  
太湖渔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D].杨再福.华东师范大学.2003, 03
[4]   东海南部海区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模型分析 [J].
李云凯 ;
禹娜 ;
陈立侨 ;
冯德祥 .
渔业科学进展, 2010, 31 (02) :30-39
[5]   湖北浮桥河水库悬浮物的季节变化 [J].
常秀岭 ;
刘家寿 ;
胡传林 ;
彭建华 ;
俞伏虎 .
湖泊科学, 2010, 22 (02) :300-306
[6]   基于Ecopath模型的长江口及毗邻水域生态系统结构和能量流动研究 [J].
林群 ;
金显仕 ;
郭学武 ;
张波 .
水生态学杂志, 2009, (02) :28-36
[7]   太湖生态系统发育的Ecopath with Ecosim动态模拟 [J].
李云凯 ;
宋兵 ;
陈勇 ;
禹娜 ;
陈立侨 .
中国水产科学, 2009, 16 (02) :257-265
[8]   太湖主要鱼类的食物组成 [J].
刘恩生 .
水产学报, 2008, (03) :395-401
[9]   杭州湾北岸大型围隔海域人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网络分析 [J].
徐姗楠 ;
陈作志 ;
何培民 .
生态学报, 2008, (05) :2065-2072
[10]   南海北部大陆架海洋生态系统Ecopath模型的应用与分析 [J].
刘玉 ;
姜涛 ;
王晓红 ;
段丽杰 ;
李适宇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1) :123-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