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条形码技术在田间常见蓟马种类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31
作者
乔玮娜 [1 ]
万方浩 [1 ,2 ]
张爱兵 [3 ]
闵亮 [1 ]
张桂芬 [1 ,2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农业部外来入侵生物预防与控制研究中心
[3] 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缨翅目; 蓟马; COⅠ基因; DNA条形码; 分子鉴定; 遗传距离; 系统发育树;
D O I
10.16380/j.kcxb.2012.03.007
中图分类号
S433 [植物虫害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90402 ;
摘要
蓟马类害虫种类多、体型小,传统的形态学鉴定方法难以快速准确识别。本研究利用DNA条形码通用型引物,以我国田间常见的25种蓟马为靶标扩增其线粒体DNA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coxidase subunit Ⅰ gene,mtDNA COⅠ)基因(约650bp),通过对靶标片段碱基序列的测序及比对分析,以邻接法(NJ法)构建系统发育树,并以Kimura双参数模型计算种内、种间遗传距离。结果表明:聚类分析与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表现为较长的种间分支和较短的种内分支,每个单系分支对应一个物种,同一物种不同单倍型的最初分支自展值均为100%。25种蓟马的种内平均遗传距离为0.0027,种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2757,种间遗传距离为种内遗传距离的102.1倍;而且种内、种间遗传距离没有重叠区域。结果说明基于COⅠ基因的DNA条形码技术可以用于不同种类蓟马的快速准确鉴别。
引用
收藏
页码:344 / 356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基于DNA条形码技术的泰国番石榴中实蝇幼虫分子鉴定研究附视频 [J].
Buahom Nopparat ;
李志红 ;
吴佳教 ;
刘佳琪 .
植物检疫, 2011, (01) :49-52
[2]   我国新入侵外来害虫美洲棘蓟马的外部形态和分子鉴定 [J].
魏书军 ;
马吉德 ;
石宝才 ;
宫亚军 ;
刘静 ;
康总江 ;
陈学新 ;
路虹 .
昆虫学报, 2010, 53 (06) :715-720
[3]   西花蓟马的SCAR分子检测技术 [J].
孟祥钦 ;
闵亮 ;
万方浩 ;
周忠实 ;
王文凯 ;
张桂芬 .
昆虫学报, 2010, 53 (03) :323-330
[4]   利用CoI基因序列对雀科鸟类的分子系统发育关系初探 [J].
梁刚 ;
李涛 ;
尹祚华 ;
雷富民 .
动物学研究, 2008, (05) :465-475
[5]   西花蓟马在黄瓜和架豆上的空间分布型及理论抽样数 [J].
路虹 ;
宫亚军 ;
石宝才 ;
宋婧祎 .
昆虫学报, 2007, (11) :1187-1193
[6]   入侵害虫西花蓟马及其他8种常见蓟马的分子鉴定 [J].
游中华 ;
路虹 ;
张宪省 ;
冯纪年 ;
石宝才 ;
宫亚军 ;
黄大卫 .
昆虫学报, 2007, (07) :720-726
[7]   DNA条形编码在蚜虫类昆虫中的应用 [J].
王剑峰 ;
乔格侠 .
动物分类学报, 2007, (01) :153-159
[8]   Taqman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for identification of western flower thrip (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 for plant quarantine [J].
Huang, K. S. ;
Lee, S. E. ;
Yeh, Y. ;
Shen, G. S. ;
Mei, E. ;
Chang, C. M. .
BIOLOGY LETTERS, 2010, 6 (04) :555-557
[9]  
Barcoding Tetrahymena : Discriminating Species and Identifying Unknowns Using the 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I (cox-1) Barcode[J] . Chandni P. Kher,F. Paul Doerder,Jason Cooper,Pranvera Ikonomi,Undine Achilles-Day,Frithjof C. Küpper,Denis H. Lynn.Protist . 2010 (1)
[10]   Application of barcoding to Amazonian commercial fish labelling [J].
Ardura, Alba ;
Pole, Ivan G. ;
Ginuino, Ione ;
Gomes, Vanessa ;
Garcia-Vazquez, Eva .
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10, 43 (05) :1549-1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