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委托代理模型的企业创新管理研究

被引:4
作者
郑永彪 [1 ]
张磊 [2 ]
机构
[1]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北京邮电大学国际学院
关键词
委托代理理论; 动态激励模型; 企业创新动力机制; 政策激励; 绩效评价体系;
D O I
10.19571/j.cnki.1000-2995.2013.09.005
中图分类号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委托代理理论重点研究委托人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通过制定相应措施来激励代理人朝委托人希望的方向去努力,主要工具是静态激励模型和动态激励模型。本文借助于委托代理动态激励模型,研究了在企业创新管理中,领导如何在不具备某些信息的情况下,激励员工在工作中保持长期的创新动力,完善企业创新动力机制中的政策激励。分别构建了在道德风险、以及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共存等两种情况下,员工在常规工作和创新工作中的努力分配情况的连续时间模型,讨论了两种情况下最优激励合约的变化情况,并通过比较发现在过去与未来无关的条件下,员工的努力水平与将保持不变,并根据自己的利益来选择努力方向,忽视企业创新工作。建议在企业创新的政策激励动力机制中,将员工的过去业绩及努力成本都纳入到绩效评价体系中,来激励员工在不同时期调整其创新努力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企业创新管理方式选择与创新绩效研究 [J].
杨百寅 ;
高昂 .
科研管理, 2013, 34 (03) :41-49
[2]   企业技术工人的创新激励合约研究 [J].
钟和平 .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1, (12) :31-34
[3]   知识型员工创新激励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声誉机制及多任务多期委托代理的视角 [J].
万青 ;
陈万明 ;
胡思华 .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1, 23 (06) :55-63
[4]   技术创新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分析 [J].
廖雅 ;
樊一阳 ;
席怡 .
科技管理研究, 2010, 30 (24) :4-6+33
[5]   企业聘用职业经理人的最优时机及其委托代理模型 [J].
张红波 ;
王国顺 .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07, (11) :75-81
[6]   非对称信息条件下风险投资者与多个风险投资家的委托——代理分析 [J].
赵坤 ;
王栋 ;
孙锐 .
商业研究, 2006, (14) :4-7
[7]   管理者信息披露的委托—代理模型 [J].
肖条军 ;
盛昭瀚 .
系统工程学报, 2004, (02) :212-217
[8]   委托代理理论方法在成本控制中的应用 [J].
李丽君 ;
黄小原 .
东北大学学报, 2002, (10) :937-939
[9]   非对称性信息激励经济理论 [J].
孙亚 .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2001, (01) :52-58
[10]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 上海三联书店 , 张维迎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