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斜构造不同部位储集层物性差异——以库车坳陷克拉2气田为例

被引:25
作者
韩登林 [1 ,2 ]
李忠 [3 ]
寿建峰 [4 ]
机构
[1] 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3]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4] 不详
关键词
库车坳陷; 克拉2气田; 储集层物性; 构造部位; 压实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尽管处于同一构造样式内,克拉2背斜构造核部和两翼部位的储集层物性仍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前人有关库车坳陷所受构造应力的"大尺度-南北向"分布模式无法解释上述"小尺度-东西向"的储集层非均质性特征。镜下岩石组分和成岩特征统计表明,克拉2背斜褶皱核部和两翼部位的储集层表现出明显的压实分异特征,压实分异特征主要受控于中和面之上地层在褶皱变形过程中所受张应力的差异,这种张应力在背斜的轴部表现最强,向两翼方向减弱。克拉2气田背斜褶皱内部,核部储集层所受到的张性应力明显强于两翼,这种有利于保存储集层物性的张应力补偿了其他应力对储集层所造成的压实效应,成为储集层压实分异的主控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282 / 28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再论库车克拉苏深部构造的性质与解释模型 [J].
管树巍 ;
陈竹新 ;
李本亮 ;
张朝军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0, 37 (05) :531-536+551
[2]   天然气充注成藏与深部砂岩储集层的形成——以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为例 [J].
朱光有 ;
张水昌 ;
陈玲 ;
杨海军 ;
杨文静 ;
张斌 ;
苏劲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9, 36 (03) :347-357
[3]   塔里木盆地哈得逊油田非稳态油藏 [J].
孙龙德 ;
江同文 ;
徐汉林 ;
单家增 ;
练章贵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9, 36 (01) :62-67
[4]   中国油气盆地砂岩储层的成岩压实机制分析 [J].
寿建峰 ;
张惠良 ;
沈扬 ;
王鑫 ;
朱国华 ;
斯春松 .
岩石学报, 2006, (08) :2165-2170
[5]   碎屑岩骨架颗粒溶解的热力学条件及其在克拉2气田的应用 [J].
赖兴运 ;
于炳松 ;
陈军元 ;
陈晓林 ;
刘建清 ;
梅冥相 ;
靳卫广 ;
程素华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 (01) :45-53
[6]   构造侧向挤压与砂岩成岩压实作用——以塔里木盆地为例 [J].
寿建峰 ;
朱国华 ;
张惠良 .
沉积学报, 2003, (01) :90-95
[7]   克拉2气田石油地质特征 [J].
贾承造 ;
周新源 ;
王招明 ;
李启明 ;
皮学军 ;
蔡振忠 ;
胡晓勇 .
科学通报, 2002, (S1) :91-96
[8]   克拉2气田天然气的运移和聚集 [J].
王招明 ;
王廷栋 ;
肖中尧 ;
徐志明 ;
李梅 ;
林峰 .
科学通报 , 2002, (S1) :103-108
[9]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白垩系辫状三角洲砂体成岩作用和储层特征 [J].
顾家裕 ;
方辉 ;
贾进华 .
沉积学报, 2001, (04) :517-523
[10]   库车再生前陆盆地的构造演化 [J].
刘志宏 ;
卢华复 ;
李西建 ;
贾承造 ;
雷刚林 ;
陈楚铭 ;
王国强 ;
范湘涛 .
地质科学, 2000, (04) :482-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