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3 条
陕北地区延长组长10油层组成藏特征
被引:25
作者:
李士祥
[1
,2
]
刘显阳
[1
,2
]
韩天佑
[1
,2
]
黄锦绣
[1
,2
]
焦军
[1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17α(H)-重排藿烷;
流体包裹体;
长10油层组;
成藏控制因素;
油-源对比;
陕北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地质与地球化学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长10原油、长7烃源岩和长9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分析,并结合长10储层流体包裹体与长7烃源岩供烃层位储层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布特征差异性分析,对长10油层组油源进行综合判识。在此基础上,结合沉积及储层特征,对长10油藏的控制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9烃源岩为长10油藏的主力烃源岩,长7烃源岩也有贡献,但作用有限。长10油藏的形成受源岩条件、沉积、成岩和微构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成藏条件较为复杂。长9烃源岩的范围及发育程度控制着长10油藏的分布,有利的沉积相带、成岩相带和长9暗色泥岩的过剩压力高值区,为油藏发育的有利目标区。长10油藏受构造和岩性的双重控制,主要发育构造-岩性油藏、砂岩上倾方向尖灭性油藏和上倾方向岩性致密遮挡油藏3种类型。
引用
收藏
页码:698 / 709
页数:12
相关论文